课件 在波涛中阅读的乐趣在哪里

在波涛中阅读的乐趣在哪里(2篇)

更新时间:2025-10-15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这篇课件围绕《躺在波浪上看书》这一课文展开,旨在引导三年级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1篇:在波涛中阅读的乐趣在哪里
拓展

新标题: 漂浮在碧海之上:死海的奇妙之旅

新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领会死海的形成及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感受在死海漂浮的乐趣与神奇。

2. 学会识别和书写与课文相关的新词及其使用。

3. 感受拟人化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能够举例说明。

4. 通过讨论和复述,强化对作者体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

确定文章的核心思想,理解作者为何认为在死海漂浮是一种别样的快乐。

教学难点:

解析为何“漂浮”能够带来心灵上的平静和身体上的放松,及其背后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整理与死海相关的知识材料,准备多媒体图像展示。

教学安排:

共两课时,第一课时专注于词汇与句意理解;第二课时进行深入的感悟与表达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话题

1. 教师强调:“今天我们将要探索一个神秘的地方——死海,它为何如此特别?”

2. 学生讨论:死海的名字是否暗示了它的神秘?我们能否在水面上漂浮?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确认理解生词并进行交流。

2. 利用字典查找词义,并探讨:如“漂浮”、“神奇”、“平衡”等词的含义和联想。

3. 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各自的理解与疑惑。

三、深入学习

1. 讨论作者在死海的体验,提炼出几句话来描述他的感受。(https://www.daowen.com)

2. 带领学生揣摩文本中描绘的美丽场景,比如波浪的轻柔与阳光的灿烂。

3. 鼓励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如何将这些景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四、课堂总结

1. 教师总结死海的奇妙之处及其吸引力。

2. 书写学习的生字,复习新词。

第二课时

一、兴趣引导

1. 教师展示死海的美丽照片,引导学生想象躺在海面上的感觉。

2. 学生分享对死海的初步印象和情感联想。

二、感悟交流

1. 核心段落的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圈出最吸引他们的句子。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体会如“温暖的水轻轻托起我”的意境及其侧面描绘的温柔。

3. 引导他们想象在水中漂浮的感受,情景再现。

三、个案分析

1. 讨论如果在水中失去平衡会如何,来对比水面漂浮的美妙与不易。

2. 学生分享在游泳或洗澡时的体验,与死海的浮力感受进行相互比较。

四、课堂反思与拓展

1. 总结今天的课文学习,讨论死海带给我们的启示。

2. 小组分享他们对死海的新理解与感受,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类似的“漂浮”时刻。

板书设计:

漂浮在碧海之上

/神秘的死海\

(丰富的自然奇观)

\温暖与平静相伴/

第2篇:在波涛中阅读的乐趣在哪里
拓展

标题:探索大海的奥秘:让我们一起走进死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应掌握至少10个生字并能够认识8个相关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死海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同时,能流畅并感情丰富地朗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探索精神,让他们体会到大海的神奇与美丽,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从而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提升阅读的兴趣及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其中的意义,了解四大海的特点及其给游客带来的欢愉。

教学难点:

促进学生积极搜集有关死海的背景资料,通过语言文字和图片更全面地体会作者的感受与死海的神奇之处。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有关死海的详细资料,以及多媒体教具。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展示一幅人们在水面上悠闲看书、品咖啡的优美画面,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能在水面上轻松享受这一切?那是哪里呢?你是否也想探索这个地方的秘密?

2.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标题,激发学习热情。

3. 学生初读课文,关注字音和不懂的词汇,课后通过字典自行查阅。

4. 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主要传达了什么信息?请用自己的话分享。

二、检查预习情况

1. 请几位同学读出生字,正音,帮助同学纠正发音错误。

2. 分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并探讨朗读的准确性及内容的理解。(https://www.daowen.com)

3. 学生总结并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作者在死海旅行时的所见所感)。

三、深入学习课文

1. 自主阅读课文,思考死海有哪些独特吸引游人的地方。

2. 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导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思考死海吸引游客的几个原因。

二、学习深入

围绕死海的吸引力,重点讨论以下三个方面:

1. 景色奇妙:引导学生细读描写,体会那如彩虹般五彩斑斓的景观及别致的光影变化。

2. 名称独特:研究“死海”这一名字的来源,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与科学意义。

3. 浮力卓越:通过阅读第6至9自然段,感受水的浮力大带给人的奇妙体验,以及作者激动的心情。

同时,补充关于死海的相关知识,激烈学生探索的热情。

三、再读课文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片段进行多遍朗读,加深印象和理解。

四、作业设计

1. 书写生字,加深记忆。

2. 小练笔: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游览过的一处景点,并表达感受。

通过这段学习旅程,学生不仅能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