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韩愈的《师说》对教师的概括

韩愈的《师说》对教师的概括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教育家韩愈著名的《师说》以“存师卫道”、“尊师重道”为中心论点全面阐述了教师问题,竭力倡导重振师道。(一)教师的作用《师说》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强调任何人的知识学问都是从老师那学来的。韩愈还对当时社会上轻视教师、不尊重教师、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二)教师的任务《师说》开头第二句话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仅用十一个字,把教师的任务概括得很全面。

韩愈的《师说》对教师的概括

唐代教育韩愈著名的《师说》以“存师卫道”、“尊师重道”为中心论点全面阐述了教师问题,竭力倡导重振师道。

(一)教师的作用

《师说》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强调任何人的知识学问都是从老师那学来的。“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指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若“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种人一辈子也不能聪明起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指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重视向师学习,尊师即卫道;道又是师的基础,是师存在的前提条件。教师的社会职责就在于传道,如果一个教师不能传道,那就不能成为教师。

韩愈还对当时社会上轻视教师、不尊重教师、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指出:“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他的这些卓越见解阐明和充分肯定了教师的重要社会作用。

(二)教师的任务

《师说》开头第二句话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仅用十一个字,把教师的任务概括得很全面。一是传道,即传授封建主义政治伦理道德;二是授业,即讲授《诗》、《书》、《易》、《春秋》等儒家的经典;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这三项职责包含了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智力发展教育。只有完成这三方面的任务,即以传道为本,以授业、解惑辅之,才配称作教师。实践证明,时至今日,作为教师的根本任务,仍不外乎这三个方面。

(三)择师的标准(www.daowen.com)

韩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他把“道”作为择师的根本标准。他认为可以师者,不在于其年龄的大小和地位,而在于其懂得“道”比自己早或比自己多,师其“道”也。因此,韩愈要求做一个教师首先对“道”要有坚定的信念

(四)论师生关系

《师说》最后写到:“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他以孔子为例得出三条结论。

一是“弟子不必不如师”。这是指学生完全有可能,也应该超过老师。因此做学生的不能自卑,要立志发奋,敢于超过老师,这是对孔子“后生可畏”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二是“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指做学生的对老师不能求全责备,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学其所长。同时,做教师的也不应满足于自己已有的知识,更不要不懂装懂,要尊重学生,也要向学生学习,在业务上要学而不厌,精益求精,方能适应教学需要。这是对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三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是指老师比学生懂得道理要早一些,多一些,在某方面有专长,做学生应向老师学习。同时,学生在老师的启发教导下,在某方面会有独到之处,甚至有所专长。因此,教师向学生学习也是必要的,是有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