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书院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书院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构主义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是一种教学理论,是目前国际上在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学说。至于教育内容和教育传统,表面看来,与现代教育的理想不尽相同,所以容易令人怀疑其价值。实际上,传统书院教育在这两个方面达到了现代教育所不能企及的高度。

书院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书院教育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采用问难论辩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开展讲学活动,因材施教,鼓励学生思考,主动解决问题。这种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论非常吻合。近、现代的教育教学思想可谓流派纷呈,种类繁多,若从本质上区分,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教师为中心,另一类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可以一直追溯到杜威,他在1900年发表的《学校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要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中心,主张“将教学视为交互作用的过程,而学习则是这一过程的产物”。这一思想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根基。建构主义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是一种教学理论,是目前国际上在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学说。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得。从这一点来说,书院教育为现代教育开创了独立学习、以生为本的先河。

从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方面来说,书院教育的价值也是毋庸置疑的,现代教育虽然也十分重视学术上的自由与创新,但与传统教育相比缺少更多的实践与探索。作为儒家士大夫创办的文化教育机构,书院具有学术独立、自由讲学的精神,各派在书院中各抒己见,通过讨论使得本派学说更加完善,也使得各自的学生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坚定了传承本派学术的信念。更重要的是,学术大师之间的会讲开了学术自由交流的先河,活跃了书院和地区的学术气氛,同时还提高了书院的社会地位,扩大了书院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奠定了大学之为大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推行北京大学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主张学术自由、相容并包,至今已形成科学民主、宽松、自由,近乎无为而治的校园人文精神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立其教育思想为“三大支柱”,即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现代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与研究机构,学术自由、兼容并蓄和教授治校是大学的普遍精神,也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即便如此,在学术自由和创新方面,仍需要我们从更多层面进行探索,加强学术创新和学术自由的交流,真正实现学术自由与创新。

当然,要正确理解学术自由的提法,学术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有限度自由的概念,纵观世界大学教育发展史,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无限制的学术自由可以说从来未曾出现过。恩格斯指出:“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说明,法律政治对学术的干预始终难以避免,大学永远都不可能摆脱政府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监督和控制。(www.daowen.com)

至于教育内容和教育传统,表面看来,与现代教育的理想不尽相同,所以容易令人怀疑其价值。实际上,传统书院教育在这两个方面达到了现代教育所不能企及的高度。首先,现代教育较重视传授知识和实际技能,从好处来说,是能够培养和训练科学和技术人才,这在现代社会来说,固然有其价值,然而,代价往往是对人的道德价值重视得不够,以致只讲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如做个良好公民﹑不妨害他人的自由和权利之类。其次,现代教育注重理性,相对来说却疏忽人的情感,因此,人与人之间往往只求理性的了解,而许多时候不能有互相的关怀和沟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隔膜。另外,即使现代教育也有讨论人生价值的内容,但却只流于理论层面,在实践层面却出现极大的缺陷。有些教师往往只重视讲道德,却不能身体力行,容易变成讲一套﹑做一套,令价值的教育无法完全落实。学生只重视对道德问题作理性的思考,而忽略在现实生活中将价值体现出来,不能达成学习与完美人格实质的统一。

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传统书院教育可以补充现代教育的不足之处,为现代教育提供更好的借鉴,因此,我们应对传统书院有更多的了解,以求能继往开来,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为未来人类社会建立更完备的教育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