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出现放缓趋向,一些抑制消费的因素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扩大造成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201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名义增速明显趋缓,为7.2%,低于同期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3%,意味着半数以上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低于平均水平。二是购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出现放缓趋向,一些抑制消费的因素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扩大造成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201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名义增速明显趋缓,为7.2%,低于同期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3%,意味着半数以上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低于平均水平。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扩大将降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而对居民整体消费产生拉低作用。

二是购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据有关城市生活资源数据分析网站2018年发布的世界307个城市房价—收入比数据显示,北京、上海香港深圳依次排名前四位,均超过40(第五位的孟买为28.17,仅为北京的58.5%),居民购房承受力指数均小于0.4,其中北京最低为0.26,处于远不能承受的水平。从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看,居民购房杠杆率随房价持续上涨而不断升高,由2012年第四季度的15%上涨至2016年第四季度的44.1%,2017年受调控政策影响出现回落,但仍在35%左右。购房在经济统计中属于投资,较高杠杆率带来的债务压力必然对消费支出产生挤出效应。(www.daowen.com)

三是不断加深的老龄化趋势对消费增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减少,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17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7.3%,较2012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老龄化加快既会降低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又将提高社会预防性储蓄即居民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而进行的储蓄,相应地降低消费增速。

四是高品质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有关企业的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游客海外支出平均5565美元,排名第一的支出项是购物,购物清单中包括大量高档商品、日用消费品等。海外消费的兴起,既反映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也说明国内产品和服务不能完全满足消费换档升级的需要,特别是在中高端产品方面离消费者的需求还有相当距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