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林业与生态文化的和谐发展

现代林业与生态文化的和谐发展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现代林业强调人类与森林的和谐发展,强调以森林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类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些文化集中反映了人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价值观,是弘扬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林业具有突出的文化功能,在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现代林业与生态文化的和谐发展

(一)森林在生态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在生态文化建设中,除了价值观起先导作用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方面。森林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人们把未来的文化称为“绿色文化”或“绿色文明”,未来发展要走一条“绿色道路”,这就生动地表明,森林在人类未来文化发展中是十分重要的。大家知道,森林是把太阳能转变为地球有效能量,以及这种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总枢纽。地球上人和其他生命都靠植物、主要是森林积累的太阳能生存。地球陆地表面原来70%被森林覆盖,有森林76 亿hm2,这是巨大的生产力。它的存在是人和地球生命的幸运。现在,虽然森林仅存30 多亿hm2覆盖率不足30%,但它仍然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强大的第一物质生产力。在地球生命系统中,森林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30%,但它占陆地生物净生产量的64%。森林、草原和农田生态系统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按每年每平方米计算,分别为18.45kcal、5.4kcal 和2.925kcal;森林每年固定太阳能总量,是草原的3.5 倍,是农田的6.3 倍;按平均生物量计算,森林是草原的17.3 倍,是农田的95 倍;按总生物量计算,森林是草原的277 倍,是农田的1200 倍。森林是地球生态的调节者,是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枢纽。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森林的光合作用开始,最后复归于森林环境。例如,它被称为“地球之肺”,吸收大气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质,是“天然净化器”;每公顷阔叶林每天吸收1000kgCO2,放出730kgO2;全球森林每年吸收4000 亿tCO2,放出4000 亿tO2,是“造氧机”和CO2“吸附器”,对于地球大气的碳平衡和氧平衡有重大作用;森林又是“天然储水池”,平均33km2 的森林涵养的水,相当于100 万m3 水库库容的水;它对保护土壤、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有重大作用。这些价值没有替代物,它作为地球生命保障系统的最重要方面,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对于人类文化建设,森林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重要的,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

无论从生态学(生命保障系统)的角度,还是从经济学国民经济基础)的角度,森林作为地球上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命线,是人和生命生存不可缺少的,没有任何代替物,具有最高的价值。森林的问题,是关系地球上人和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我们要热爱森林,重视森林的价值,提高森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建设森林,保育森林,使中华大地山常绿、水长流,沿着绿色道路走向美好的未来。

(二)现代林业体现生态文化发展内涵

生态文化是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的文化;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的多重需要为目的的文化;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生态文化要以自然价值论为指导,建立起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经济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协同发展。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现代林业强调人类与森林的和谐发展,强调以森林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类的物质、文化需要。林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生态文化发展的内涵和价值体系。

1.现代林业是传播生态文化和培养生态意识的重要阵地(www.daowen.com)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可以引领全社会普及生态科学知识,认识自然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可以强化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行为,使政府的决策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生态文化是弘扬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林业为社会所创造的丰富的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为全民所共享。大力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林业所特有的生态文化体系,它以自然博物馆、森林博览园、野生动物园、森林与湿地国家公园、动植物以及昆虫标本馆等为载体,以强烈的亲和力,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广泛的参与性为特色,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历史与现实相得益彰的文化形式。

2.现代林业发展繁荣生态文化

林业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是繁荣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孕育了灿烂悠久、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如森林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和生态旅游文化等。这些文化集中反映了人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价值观,是弘扬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可以引领全社会了解生态知识,认识自然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林业具有突出的文化功能,在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