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策默林:藏传佛教四大林之一的建筑奇观

策默林:藏传佛教四大林之一的建筑奇观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策默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240平方米。东半部称为“白宫”,是第一世策默活佛阿旺楚臣于1777年担任摄政时主持兴建的;西半部称“红宫”,属第二世策默活佛阿旺江贝主持兴建的。策默活佛系统产生较晚,但影响很大,并跻身于四大林之中,尤以第一世策默活佛和第二世策默活佛政绩显著。策默林活佛被革职的冤案,直到1877年他圆寂后的第三年才得到平反昭雪。策默林正是随着策默活佛系统的崛起而兴建的,亦随着策默活佛系统的衰落而衰落下来。

策默林:藏传佛教四大林之一的建筑奇观

策默林

策默林,坐落在拉萨市区小昭寺西面,为策默呼图克图住锡之地,属哲蚌寺罗赛林扎仓,拉萨四大林之一,策默林系的住锡寺。

策默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240平方米。建筑平面布局基本呈方形院落状。进寺院大门是一宽敞的庭院,院西侧和前部环绕两层藏式楼房,上层为住房,下层为回廊,建筑占地面积1725平方米,庭院后部是主体建筑。主体建筑为两个时期所建。东半部称为“白宫”,是第一世策默活佛阿旺楚臣于1777年担任摄政时主持兴建的;西半部称“红宫”,属第二世策默活佛阿旺江贝主持兴建的。

第一期建筑总面积800平方米。其中经堂进深13.4米,宽11米,有柱20根,中间有长6.6米,宽4米的高敞天窗。经堂前有进深3.4米的明廊;两侧分布有厨房、库房,建筑较粗糙,皆圆柱,显然处于较次要地位;经堂后部为佛殿,内供护法神泥塑像数尊。据说该建筑内原置有第二世活佛阿旺江贝的银制灵塔和第三世活佛贡觉丹贝坚赞的银制灵塔,高达一层楼。早期建筑第二层有护法神殿,主供泥塑马头金刚神像,此外还有6尊护法神。墙壁上悬有30幅丝织唐卡。建筑顶层是活佛卧室,卧室旁有经书室。寺内一些贵重文物曾多藏于此楼。

西边的主体建筑建造时间较东边的晚几十年,故风格基本相似,唯后者布局规整,规模较大,雕饰繁缛、精细,用彩浓艳,为早期建筑所不及。西边建筑基本是沿纵向轴线对称分布的,建筑平面布局亦分为四部分,即经堂、侧室、佛殿、门廊。经堂进深13.8米,宽15米,5进5间。中心有宽8.3米,进深7.5米的高敞天窗,采光较好。经堂四壁遍绘宗教壁画;经堂内供有镀银绿度母、铜铸弥勒、宗喀巴等神像;正中则置历世策默活佛的宝座,第三世活佛贡觉丹贝坚赞、第四世活佛土丹克珠的金质灵塔也先后建造在经堂内。经堂左侧室长18米,宽2.9米;右侧室长14.1米,进深2.6米。经堂前的门廊雕饰较华丽,进深6.2米,门廊最前部一排4柱、后排2柱,柱系多角式。经堂后部有两座护法神殿:西边神殿里供有特乌护法神,东边神殿里供有7尊护法神和第二世策默活佛的塑像。此外还有一座药王殿,供有释迦牟尼、药师、先知王、宣法海、边善胜祥、纯金无垢、妙音王、妙相普宣吉祥等药师八如来像。西边建筑二层内有历世策默活佛的卧室等。(www.daowen.com)

策默活佛系统产生较晚,但影响很大,并跻身于四大林之中,尤以第一世策默活佛和第二世策默活佛政绩显著。

第一世策默阿旺楚臣,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因第穆活佛降白迭热嘉措圆寂,其摄政务遗缺,乾隆帝命驻京的雍和宫额尔德尼诺门罕阿旺楚臣前往西藏接任,并加封其为“噶勒丹锡呼图萨玛第巴克什呼图克图”,总摄西藏地方政教事务十四年。

第二世策默阿旺江白楚臣嘉措,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因原摄政第七世第穆土旦晋美嘉措圆寂后,嘉庆帝旨谕:“布达拉宫商上事务著噶勒丹锡呼图萨玛第巴克什·阿旺江白楚臣嘉措接办。”阿旺江白楚臣嘉措奉旨摄政二十五年,政绩显著,特别是在抗击拉达克森巴部落入侵等事件中建立了功勋,深受广大僧俗推崇。清道光皇帝等对他加封甚多:1822年钦命策默林摄政任第十世达赖楚臣嘉措(1816—1837)的经师;1825年驻藏大臣奏请中央恢复了原封第一世“衍宗禅师”名号(1787年清乾隆帝封);1834年清道光帝加封其“扎多尔呼图克图”名号,并赐“诩教”二字;1837年其荣任第三十七代甘丹赤巴;1839年清道光帝加封“靖远”二字;1842年加封“懋功禅师”(全称为“衍宗诩教靖远懋功大禅师”)。1844年因与新任驻藏大臣琦善不和,琦善列举了五大罪状向中央参劾而被奉旨剥遣,查抄所有财产。策默林活佛被革职的冤案,直到1877年他圆寂后的第三年才得到平反昭雪。其他几世仅限于一般宗教领袖地位,在西藏政治生活中并无大的影响。

策默林正是随着策默活佛系统的崛起而兴建的,亦随着策默活佛系统的衰落而衰落下来。现在,寺院建筑尚存。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该寺进行了修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