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决策的科学程序与控制的分析介绍

决策的科学程序与控制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决策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为了提高决策的有效性,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没有问题,就无需决策;问题不明,也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决策者要在全面调查研究、系统收集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发现差距,确认问题,并抓住问题的关键要害,做出正确的诊断。执行决策往往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困难的一步。通过追踪检查与评价,可以发现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决策控制。

决策的科学程序与控制的分析介绍

决策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为了提高决策的有效性,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一般来说,决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步骤,如图4.3所示。

图4.3 决策程序

1.识别问题

问题是决策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无需决策;问题不明,也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这里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现实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二是环境变化出现了新的情况,组织面临新的机遇或风险。决策者要在全面调查研究、系统收集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发现差距,确认问题,并抓住问题的关键要害,做出正确的诊断。

2.确定目标

目标是在一定条件下确定解决问题要达到的效果。问题识别以后,还要进一步确定该问题应当解决到什么程度、希望达到什么结果。只有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后续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3.拟定可行方案

决策目标确定以后,就应拟定达到目标的各种备选方案。拟定备选方案,第一步是分析和研究目标实现的外部因素和内部条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及决策事物未来的运动趋势和发展状况;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将外部环境各种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内部业务活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同决策事物未来趋势和发展状况的各种估计进行排列组合,拟定出实现目标的方案;第三步是将这些方案同目标要求进行粗略的分析对比,权衡利弊,从中选择出若干个利多弊少的可行方案,供进一步评估和抉择。

4.评价备选方案(www.daowen.com)

备选方案拟定以后,随之便是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判断哪一个方案最有利于达到决策目标。方案评价的步骤分为三步:一是看备选方案是否满足必须达到的目标要求,如果满足就留下,反之就淘汰;二是对保留下的方案根据目标要求,区分出优劣;三是按方案的目标和目标评估中的满意程度,对各方案进行全面的权衡。

5.选择方案

选择方案是对各种备选方案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总体权衡,征询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由决策者从中挑选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

6.实施决策方案

决策方案选定后,就要付诸实施。执行决策往往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困难的一步。现实中有许多决策,均是由于执行不力而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人们常说“雷声大,雨点小”“光打雷,不下雨”,这些都是对“只决不行”情形的形象描述。

7.检查、评价和反馈处理

这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通过追踪检查与评价,可以发现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决策控制。具体追踪处理措施有三类:一是保持现状,不采取措施;二是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三是修正原决策。到底选择哪一种办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