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勤奋致富:一个家庭脱贫的真实案例

勤奋致富:一个家庭脱贫的真实案例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丈夫闫高超,兄妹三人中,他排行老二。闫高超最后贷款十二万元,买来了一辆大运四米二的高栏货车。孙娜说,我们一家人真的很感谢市中心医院扶贫工作队,感谢他们关心爱护我们这些贫困户,感谢他们为我们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孙娜的老公因为每天早出晚归卖西瓜,我一直不曾见到他,但是从孙娜身上,我似乎能感悟到她家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脱贫的缘由来。

勤奋致富:一个家庭脱贫的真实案例

孙娜家在万泉乡荆村,紧靠大街,交通十分便利。

一进家门,映入眼帘的是门洞靠墙处整整齐齐堆放着的西瓜和甜瓜。我这才记起前两天采访她时,她曾经告诉我她丈夫每天都去县城卖西瓜,而且收益还不错呢。

问她为何不去帮忙?她说,两个孩子都还小,一个九岁一个三岁。暑假期间孩子要学拼音和敲架子鼓,她要招呼两个孩子和老人,为他们做饭,实在脱不开身。

丈夫闫高超,兄妹三人中,他排行老二。家里仅有三亩多地,由于家里人口多,最小的妹妹又上着大学。闫高超也曾经做过一些小生意,都不怎么景气,一大家子的生活委实困难。

刚被确定为村里的贫困户时,孙娜一家人脸上就挂不住了,毕竟这“贫困户”不是光彩的事,况且,闫高超、孙娜夫妇俩都还很年轻。孙娜说,那时候,一家人走在巷里都抬不起头,生怕别人指指点点说,年轻轻的不好好挣钱,像啥样呢。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实在太丢人啦。

穷则思变。他家原先有一辆旧汽车,不过是父亲开着,在附近拉货尚可,倘若长途跋涉搞运输,有点困难。孙娜和闫高超思谋着买一辆新车,可是购车钱从哪儿来呢?一辆车动辄十几万甚至三四十万,家里拿不出这笔钱款,亲戚朋友也借不来这么多钱。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际,来村里扶贫的运城市中心医院帮扶组的李清主任,为他们送来了信息。李清主任告诉孙娜,可以享受低息贷款

扶贫工作队的谢军书记和工作人员朱志建,亲自开车拉着孙娜夫妇俩多次去县城办理低息贷款手续。

闫高超最后贷款十二万元,买来了一辆大运四米二的高栏货车。货车开回来的那一刻,闫高超、孙娜百感交集。扶贫工作队的李清主任又给他们建议,可以把咱们万荣苹果拉去南方卖,把南方的瓜果贩运回来卖。(www.daowen.com)

夏天,闫高超从山东等地拉来优质西瓜,早上将西瓜堆放在县礼堂那儿,晚上又挪移到金鼎小区门口。虽然天气炎热,但由于闫高超的西瓜个大、质优、价格公道,一车西瓜三五天差不多就能卖完,除过成本,差不多能挣两三千块钱。

万荣人特喜欢老韭菜,因为它杆子粗、杆子长,用盐和食醋腌制起来很好吃。闫高超就又发现这一商机,将老韭菜拉到县城菜市场来卖。一车老韭菜,也就一天的光景卖完。当然,这时候,闫高超一个人是招呼不过来的,需要老父亲来帮忙。辛苦归辛苦,一车老韭菜挣个两千余元是不成问题的。

孙娜说,这些还不是最辛苦的,最最辛苦的当数后半年在南方卖苹果呢。

闫高超在村里收上一车苹果,一个人独自开车前往广东等地销售,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其中的艰辛和个中滋味,也只有闫高超自己能体悟出来。白天辛苦卖苹果,晚上躲在货车上睡觉。那样冷的天气,车厢里,冷风袭来,瑟瑟发抖。住旅馆吧,一晚一二百,对于一个靠辛苦挣钱的农民,无异于从心头割肉一般。

孙娜虽然没有像老公那样四处奔波劳累,在家却也没有闲着。她要管两个孩子,要做饭。由于她聪明能干,村委会让她管理村会计工作,一个月也就一百多块钱。另外,她还参加乡政府组织的微电商,一月也有一千多元收入。对这一切,孙娜感到很满足很自豪。

孙娜说,我们一家人真的很感谢市中心医院扶贫工作队,感谢他们关心爱护我们这些贫困户,感谢他们为我们出谋划策、指点迷津。正是有了他们的扶助,我们一家人才能在短时间内脱贫并且过上像样的生活。

孙娜的老公因为每天早出晚归卖西瓜,我一直不曾见到他,但是从孙娜身上,我似乎能感悟到她家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脱贫的缘由来。从他们身上我能感受到新的万荣精神:勤劳肯干,能吃苦。

这正是:贫穷困苦不算啥,吃苦耐劳能致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