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扶贫攻坚工作中万荣县的成功经验

扶贫攻坚工作中万荣县的成功经验

更新时间:2025-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扶贫攻坚工作伊始,万荣县委书记杜中伟就明确提出,要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摘掉万荣贫困县的“帽子”,挖掉群众贫困的“老根”。万荣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注重短期见效与长久致富“两手抓、两推进”,精心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按照“村里挣钱和外出务工”相结合的思路,着力给贫困群众谋富路。

“贫困就是落后,贫困村就是落后村,同样贫困县就是落后县。作为省级贫困县,我们要认识到,这不是一件光彩事,我们要积极发扬敢想敢干,勇创一流的万荣精神,通过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全县脱贫的内生动力,打一场扶贫攻坚的硬仗!”2025年,扶贫攻坚工作伊始,万荣县委书记杜中伟就明确提出,要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摘掉万荣贫困县的“帽子”,挖掉群众贫困的“老根”。

在该县扶贫攻坚工作中,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包联全县贫困程度最深的万泉乡、汉薛镇;县四套班子成员人人“戴帽”,深入包联点调研指导,以上率下推动工作开展;包村干部、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三支队伍”沉在一线,实地了解情况,对所包联的贫困户逐一分析致贫原因和帮扶措施,坚持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精准到户到人;易地搬迁、项目推进、政策落实、项目督导4个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小组,专项督查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强有力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万荣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注重短期见效与长久致富“两手抓、两推进”,精心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按照“村里挣钱和外出务工”相结合的思路,着力给贫困群众谋富路。依托农业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香菇、中药材、绿色蔬菜、畜禽养殖等4个见效快的富民产业,全年带动1100余户4200余名贫困群众增收。依托苹果种植、干果经济林、防水建材、旅游等4个稳定脱贫产业,使5800余户17000多名贫困群众长久受益、稳定脱贫。“村里挣钱”主要打好农业服务牌,组织贫困群众疏花疏果、就近打工8300余人次。成立了8个林业扶贫攻坚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136人。“外出务工”主要打好防水建材牌,帮助贫困群众到防水建材企业就业530余人。认真实施“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技能培训全覆盖工程”,共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岗前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5260人,其中免费精准培训贫困人口631人。(https://www.daowen.com)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万荣县积极推进农村保障房建设,实施了3个集中移民安置点和2个移民小区建设,解决农村最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目前已经有62户350名贫困群众搬进新居开始新生活。同时,为保障移民户“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万荣县积极盘活移民群众的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地”,通过折股量化实现资产收益,让群众分红得利。目前,已帮助52户群众增加财产性收入2.1万元;介绍75名群众到华康药业、朗致药业、汇源果汁等企业打工;与市容环卫站、小区物业公司签订协议,解决30余名移民群众就业;在县城周边流转土地210亩,为32户114人提供了种植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