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管理主义理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再是绝对原则

管理主义理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再是绝对原则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9年,穆勒提出了管理主义理论,认为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企业将不再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当然,也有研究表明,代理人的报酬与企业的报酬率相关,而与企业的规模或其销售规模无关,使得管理主义的基本前提受到了挑战。管理主义与管理自大主义相关联,也是在公司治理中管理霸权主义的体现。

管理主义理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再是绝对原则

1969年,穆勒(Mueller)提出了管理主义理论,认为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企业将不再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该理论假设,管理者的报酬是企业规模的函数,因此管理层有动机将企业规模做大,并因此接受较低的投资利润率。

与并购可以解决代理问题的观点相对,管理主义者认为收购活动与其说是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办法,倒不如说是代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正是公司管理者的无能引来了并购之狼。当然,也有研究表明,代理人的报酬与企业的报酬率相关,而与企业的规模或其销售规模无关,使得管理主义的基本前提受到了挑战。(www.daowen.com)

管理主义与管理自大主义相关联,也是在公司治理中管理霸权主义的体现。在这一时期,由于股权分散,中小股东搭便车的行为使得股东代表大会成为虚设,此时,强势的管理层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行使公司战略发展的决策权,这使得公司治理出现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导致公司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如万科在2015年就出现了这种情形。外部市场敏锐的观察者察觉到这一现象后,会通过资本市场敌意收购,或者董事会代理权争夺的方式,进驻公司董事会,替换现有管理层并实施接管计划。在2015—2017年中国资本市场上演的“宝万之争”可以说是典型的管理霸权主义招致的外部市场突袭事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