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物联网:虚实融合的技术,创造万亿市场

物联网:虚实融合的技术,创造万亿市场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联网技术使得由计算机网络和数据构成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互动越来越强。2008年后,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2009年8月,温家宝“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17]中称“2014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9332亿元”。

物联网:虚实融合的技术,创造万亿市场

物联网技术使得由计算机网络和数据构成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互动越来越强。物联网发展的基础是互联网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并为大数据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信息来源和应用场景。

物联网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缩写为IoT,此概念提出体现了互联网向人类社会渗透的深入程度,同时也是虚拟世界疆界的扩展,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物联网可以理解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也可以理解为“通过互联网将物体或设备互联”。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对接入互联网的设备进行了延伸和扩展,同时物联网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各种物品之间,使得物品之间可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或者一类应用,其是对电子技术、ICT技术的综合应用,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条件下的一个大规模业务应用,其核心是应用创新,其是互联网感知世界的神经末梢。物联网的发展使得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也为下一步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

物联网概念起源于1982年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发的一个“智能可乐售卖机”,其通过与互联网相连,可以报告货物量以及新装的饮料是否冷却。1991年马克·维瑟(Mark Weiser)在其所做的《21世纪的计算》报告中提到了统一计算,第一次形成了物联网的现代视角。1993~1996年,微软和Novel等公司根据这个概念开始启动一些项目。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及物联网,但并未引起广泛重视。直到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自动标识”(Auto-ID)中心发布了一个市场分析报告,提出射频标签(RFID)是物体接入互联网的必备条件,如果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人和物体都有标识,那么计算机就会建立清单,并且进行管理,此报告明确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并受到广泛关注,同年中科院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和开发。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同时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2008年后,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2009年8月,温家宝“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无锡市江南大学还建立了全国首家实体物联网工厂学院。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的概念所覆盖的范围在中国进一步扩大,超越了1999年阿什顿(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并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www.daowen.com)

目前物联网涉及的行业应用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17]中称“2014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9332亿元”。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缩写为IoE)的概念被提出,万物互联的概念比物联网的概念进一步扩大,万物互联是指将人、流程、数据和事物结合一起,使得这些网络化的连接变得更加相关,更有价值,万物互联将信息转化为行动,为企业、个人和国家创造新的能力、更加丰富的体验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思科在其2013年发布的IoE白皮书[18]2中提到的,“在接下来的十年,通过IoE建立人与人(P2P)、机器与人(M2P)和机器与机器(M2M)之间的连接,IoE在全球将会达到14.4万亿美元的净利润的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