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回归结果及分析

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回归结果及分析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归结果也证明了生师比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来华留学生的区域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而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生均教育经费、高等学校机构数目以及地区人口数量的影响都不显著。表5的回归结果证实了这种推测。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文化支出占地区财政支出的比重在回归结果中均没有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它们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并不稳健。

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回归结果及分析

根据Hausman检验,需要建立固定影响模型。通过Lagrange Multiplier检验及F检验,决定建立单向个体效应模型。从Breusch-Godfrey/Wooldridge检验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数据存在严重的序列相关,由此我们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于是,得到以下被解释变量一阶滞后的动态、固定、单向(个体)面板数据模型。

表6 来华留学生区域选择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在5%、1%和0.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

总体而言,5个回归方程中调整之后的R2都在0.70以上,意味着计量模型的解释变量至少解释了70%以上的被解释变量变化。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理想,我们选取的影响因素对来华留学生规模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比较模型1、2、3、4、5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对外开放程度对来华留学生具有正向且显著的影响,显著性水平达到0.1%。回归结果也证明了生师比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来华留学生的区域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而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生均教育经费、高等学校机构数目以及地区人口数量的影响都不显著。以下针对模型1的回归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1)对外开放程度。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意味着与外部开展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可能性越大,也就越有可能使该地区被外部所了解和向往,因此该地区的来华留学生数量会相应增加。表5的回归结果证实了这种推测。在一阶滞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对外开放程度对应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水平达到了0.1%。而在固定影响模型和单向(个体)面板数据模型中,对外开放程度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并较为稳健,可见对外开放程度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十分明显。

(2)生师比。生师比是反映一个地区教育质量的指标,生师比越低的地区,当地教育质量越高,该地区的来华留学生数量也越多。表5的回归结果表明:生师比的微小变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该地区的来华留学生数量,模型1、3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模型2、4、5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也说明来华留学生在选择留学区域时会着重考虑地区教育质量。(www.daowen.com)

(3)生均教育经费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我们认为存在两方面因素通过生均教育经费影响来华留学生规模:一是生均教育经费越高,高等教育质量越容易得到保障,学生的人力资本提升将越大,往往能吸引越多的留学生到此地区留学;二是生均教育经费增加,高等教育质量也得到提升,会吸引更多的学生涌入该地区,由于负担加重挤占了来华留学生名额,但这一影响并不明确。

(4)高等教育机构数目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机会增加,可理解为新增加的高校未必都具有留学生的招生权。

(5)人均GDP。表5的回归结果表明:人均GDP的微小变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该地区的来华留学生数量,模型1、3、5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模型2、4在5%的水平上显著。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投入规模和服务质量的高低,更大的投入规模和更好的教育服务将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前来学习。

(6)地区人口数量。该变量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一般而言,人口数量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存在两种途径:一是人口较多的地区学龄人口负担加重进而挤占来华留学生名额;二是人口较多的地区一般也拥有较丰富的高校资源。

(7)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文化支出占地区财政支出的比重在回归结果中均没有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它们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并不稳健。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与来华留学生规模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对外开放与其之间的强相关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