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有效预防霜冻?

如何有效预防霜冻?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集体经济时期每年秋季生产队都要进行防霜,在霜冻即将来临时,公社大队都要提前通知各生产队,并要求各生产队做好防霜准备及时预防。四点多钟一声哨响,参加防霜的社员们迅速起床披上棉衣,按着预先布置好的位置直奔各自的防霜地点,做着防霜前的各项准备。当时的防霜办法对轻霜比较有效,对严重的大面积霜冻灾害几乎不起作用。

如何有效预防霜冻?

每年春季出现的霜为晚霜,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在每年入秋以后发生的霜称为早霜,第一次出现的早霜叫初霜。从春季的终霜到秋季的初霜这期间称为无霜期,无霜期越长对庄稼生长越有利。在天气寒冷、晴朗无风、温度在零度以下的夜里,接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结在庄稼上的白色晶体称作白霜。温度在零度以上,空气中的水分在庄稼上凝结成露水,当温度降低到零度以下时露水便形成白露,也叫冻露。日夜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上,土壤表面空气中的温度发生短时间的降温,当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时出现的一种看不见的霜冻现象称为黑霜也叫霜冻,当地面湿度过大时也会出现白霜。

集体经济时期每年秋季生产队都要进行防霜,在霜冻即将来临时,公社大队都要提前通知各生产队,并要求各生产队做好防霜准备及时预防。其实队长和那些老庄稼人也能观察到霜冻的前兆,所以每当进入防霜冻的季节,队长就提前做好了防霜准备,把羊草和夏天从谷地里拔出来的苃子运到霜口处和庄稼地头上。

夏季人们把在谷地拔的苃子有意地集中放在地头上晒干留着秋天防霜用。由于这些苃子拔下来时还没充分纤维化,不易点燃不起火苗,所以要用一部分干羊草引燃。

霜冻一般都发生在早晨四五点钟,霜冻来临的前一天晚上队长就做了周密的部署,确定并通知防霜人员,明确防霜地点,提出有关防霜要求。四点多钟一声哨响,参加防霜的社员们迅速起床披上棉衣,按着预先布置好的位置直奔各自的防霜地点,做着防霜前的各项准备。首先测试风向,然后把防霜用的柴草堆在庄稼地的上风头,待冷空气即将降临时便迅速点燃柴草。引燃的苃子不起火苗冒着滚滚的浓烟,浓烟随风飘在庄稼地的上空,把冷空气挡住或赶走。用烟雾防霜,还真灵,只要防过霜的庄稼都能躲过霜冻这一劫,使庄稼免受霜冻之灾。所以过去晚秋的时候总会在庄稼地头上看到一堆一堆防霜燃过的柴草灰。这种办法防霜成效比较突出,投入不大且效果明显,但要掌握好点火的时间,不能太早了也不能太晚了,要把握好时机。(www.daowen.com)

早霜要比晚霜可怕得多,农作物即便被晚霜霜死,还有翻种的机会,轻微的早霜影响庄稼的生长和粮食产量,重度早霜能把农作物霜死冻死,且没有补救措施。早霜降临的时候从春种到夏锄整个田间管理全部完成,种子、化肥也已全部投入,遭霜冻灾害的庄稼又不能翻种,所以人们把早霜称为苦霜。

当时的防霜办法对轻霜比较有效,对严重的大面积霜冻灾害几乎不起作用。记得有一年谷子刚灌半浆,玉米的籽粒里面全是白色的浆汁,这时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霜冻,有七八成的庄稼被霜死。霜死的庄稼叶子像用开水煮了一样,起初成铁青色,干了以后变成惨白色,风刮庄稼时干叶子沙沙作响。霜死的玉米颗粒瘪瘪的,玉米粒附着在棒子瓤上搓不下来,即便是搓下来的玉米粒也轧不出面来,全是玉米皮子,没办法只好把秕棒子连瓤带颗粒一起放入粉碎机里打碎喂猪,有的干脆把这些秕棒子扔在院里让猪随便啃。被霜死的谷子轻飘飘的,连三成的粮食也收不到,而且秕秕的,全是扁扁的小阴米,吃着发柴还不出数。霜死的荞麦只剩下一根红秆,直挺挺地站在地上。豆子秕秕的,全部做了牲畜的料粮。霜冻对土豆影响不大,此时土豆已基本成熟。那一年因大面积的早霜灾害致使全大队都吃了返销粮,我们生产队每人吃了二百六七十斤的国家返销粮。会计、保管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挨家挨户的收买粮款,每隔二三十天大车拉着会计、保管到老府粮站买一次返销粮。那年,到年根的时候我们家也和往年一样杀了一口猪,和往年不一样的是猪肉除了留几斤过年,剩下的全卖了,又从两个亲戚家借了一百多元钱,借的钱和卖的猪肉钱都买了返销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