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赤脚医生:一位自学中医的全科医生

赤脚医生:一位自学中医的全科医生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忠信,是我们大队有史以来第一位赤脚医生,他从一九六〇年开始自学中医,时年二十岁。刘忠信从六十年代末就是一个全科医生,从内科到外科,从妇科到儿科,从五官科到心脑血管科,从医病到护理,从病情诊断到开方拿药,再到打针输液都是他一个人的事。他没有祖传秘方,也不是医学专家,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在这里也祝愿,他儿子刘志敏的从医事业不断发扬光大,医术水平不断提高,解除患者的病痛之苦,造福一方百姓。

赤脚医生:一位自学中医的全科医生

刘忠信,是我们大队有史以来第一位赤脚医生,他从一九六〇年开始自学中医,时年二十岁。我刚记事的时候,就看见他在劳动休息时间,整天地抱着一本药书看,好像是《药性四百味》,还有一些关于诊病、治病方面的书籍。为了提高医术水平,丰富临床经验,一九六九年他在大庙公社参加了昭乌达盟卫校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赤脚医生培训班,一九七〇年在初头朗医院进修一年,后来考取了从医证书。二十七岁开始从医,同年被聘为老水泉子大队赤脚医生。刘忠信从六十年代末就是一个全科医生,从内科外科,从妇科到儿科,从五官科到心脑血管科,从医病到护理,从病情诊断到开方拿药,再到打针输液都是他一个人的事。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急病西药治,慢病中药疗。大队每年给他四百个劳动日,作为全年的劳动报酬。改革开放,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从挣工分改为自负盈亏。从医五十年,到二〇〇五年,他把这份职业交给了儿子刘志敏,子承父业,由于他的言传身教,再加上刘志敏本人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热情周到,也博得了公众的好评。

五十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让他的人生很充实。回顾走过的五十年,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病人得病不择时间,求医者也就不分早晚、不管忙闲、不避年节,早晨还没等刘忠信起床,求医的人便开始敲门了,他就穿好衣服、背上药箱不吃早饭马上出诊;有时刚端起碗筷还没等开口,有了急性患者就得放下饭碗马上出发;晚上刚躺进被窝里又被叫走了,夜里睡得正香,有急病人也得深夜出诊;白天不管在家里忙什么、有什么急活都要放下手中的活计给人看病;过年过节家家都在喜庆团聚,一旦有了病人也要出诊,试想一顿丰盛的年节饭菜不能与家人共享,心里是何等滋味。家里不管有大事小事,在他看来都是小事,病人的事都是大事。他从医几十年,还没听哪一个人说过因故请不动的事例。

他信守着“不管有钱没钱都给治病”的原则。六七十年代家家都很穷,而闹病又不管穷富,有时越穷越生病,病得治还给不上钱,就得他来垫着。一些无儿无女的老人和光棍汉,实在没钱他就免费治疗。往往越是严寒酷暑的极端天气,人越容易生病,别人热天找阴凉,冷天进热屋,可他却得应热应寒而出。不管雪天雨天,都要冒雪冒雨出诊。有时病人说不管忙闲、不管早晚就把他给请来了真过意不去,他笑笑说,人哪有选时间生病的,一句很普通的话语却道出了他对医生这个职业特点的认知。

在他的从医生涯中,也不乏远道慕名而来的患者专门找他治病的,比如瓦房生产队一个社员的亲戚,久病不愈,从远道而来,专门找刘忠信治病,病治好了,患者无比高兴,执意要拿出五块钱以示答谢,被刘忠信婉言谢绝了。在七十年代,五元钱是个不小的数目,相当于现在的几百元钱,一个农民患者,能拿出这么多钱答谢给他治病的医生,足以说明这位患者对刘忠信的医术水平和医德医风的高度肯定。也不乏有些患者在其他医生那久治不愈,再求刘忠信诊治,结果药到病除的事例。

他的医德医风有口皆碑,作为医生,医德医风是首要的,一个医生如果没有医德,他的医道越高就越可怕,就像一个坏人,头脑越聪明,就越能办坏事。刘忠信的医德医风是人所共知的,他言语不多,实实在在,不狂不骄,以其扎实的医术功底,为全大队两千来口人服务。有很多患者病治好了,都要请刘忠信吃顿饭以示答谢,能谢绝的他就婉言谢绝,实在谢绝不了的,就只得恭敬不如从命了。吃饭离不开酒,但从未见他喝多过,更谈不上醉酒行医了。他穿着普通但干净利落,给人一种踏实、安全的感觉。他把整个心思都放在从医的事业上。(www.daowen.com)

他的木制小药箱如同一个小药房,又似一个小型医疗器械室,装着各种常用药和急救药,装着常用的医疗用具和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注射器、输液用品、消毒用品、包扎用品等等。他一直背着这个小药箱,几十载不离身,这个小药箱默默地伴随了他几十年。

他没有祖传秘方,也不是医学专家,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他没有什么惊人的壮举,也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一名普通医生应该做的事。半个世纪以来,他的从医事业经久不衰,找他看病的人经久不息,靠的就是热情周到的服务、扎实的医术功底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人除病消灾是他的职业追求,也是他的最大心愿,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人治好病是我最高兴的一件事”。他认为医生这个职业对他来说是甜的,患者的病痛让他的内心酸楚,患者久医不愈对他来说是一种痛苦,工作中的酸和苦对他来说是一种历练、是一种提高、是一种责任,为患者医好病是他的乐,酸甜苦辣乐在其中。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需要治病医生,有了需求,医生才有用武之地,需求者越多,说明医生的医术越高、服务越好。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不会消失。在这里也祝愿,他儿子刘志敏的从医事业不断发扬光大,医术水平不断提高,解除患者的病痛之苦,造福一方百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