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村金融的概念与特征分析

农村金融的概念与特征分析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包括吸收农村存款、发放农业贷款、办理农村现金收付与转账结算、办理农村保险、组织与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一系列活动。非银行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保险公司等。农村金融除普通金融的特征,同时由于农业的特质性还具有其独有的特征。

农村金融的概念与特征分析

金融服务业:即从事金融服务业务的行业。我国金融服务业目前包括(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四个分支:银行证券信托保险。金融、保险业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业、证券经纪与交易业、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和保险业等。金融服务业主要提供金融的存贷、社会资金收缩、扩放,金融领域消费的管理和设计,对金融产品设计,对消费支付方式提供和创新,金融服务业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手段。

农村金融:即农村货币流通与资金融通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吸收农村存款、发放农业贷款、办理农村现金收付与转账结算、办理农村保险、组织与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一系列活动。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事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需要也愈加迫切。

农村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机构。银行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非银行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保险公司等。还有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www.daowen.com)

农村金融特征: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是金融业的普遍特征。农村金融除普通金融的特征,同时由于农业的特质性还具有其独有的特征。即,较强的关联风险;户均贷款和储蓄规模均很小;缺乏传统的抵押物品;分散分割的市场;较强的季节性;补贴性的信贷支持;基础设施很差等特征。由此,农村金融涉及面广(涉及农业、工商业,涉及城乡),风险较高(涉及自然灾害、经济风险,资金周转慢,流通速度慢),政策性强(政策性补贴多),管理较难(农业生产不稳定和资金需求不平衡,金融管理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