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推动创新与传播

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推动创新与传播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开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科普微信“中国中医”、会同中国网共同建设“中国中医”频道,发挥新媒体传播便捷、快速的优势,传播、推广中医药文化。二是举办中医药博览会和文化节。具体来说,发挥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文化研究机构的作用,在企业和院校的配合下创办一些高质量的报纸期刊等宣传物。

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推动创新与传播

首先,开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科普微信“中国中医”、会同中国网共同建设“中国中医”频道,发挥新媒体传播便捷、快速的优势,传播、推广中医药文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医养生保健杂志社等行业权威媒体都先后开通“微信公众账号”,发挥了新媒体形式下的舆论引导、权威知识信息传播的重要功能。其次,中医药产业出口的前提是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没有文化的认同感,中医药产业就无法真正地走出去。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应该上升到国家工程层面,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在此条件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翻译中医药古籍。通过中医药翻译学会,对中医药经典著作开展翻译出版工作,逐渐使其在海外普及,达到宣传中医药文化的目的。由于中医药是植根于中国的产物,因此其很多术语和理念等较难理解,所以如何用外文恰当地翻译中医药文献,使其通俗易懂,能够让海外读者普遍接受,是目前宣传中医药文化的一大难题。对此,可以组织中医药专家学者统一进行中医药古籍的整理和编写,再让相关外文专家进行翻译。

二是举办中医药博览会和文化节。具体来说,一方面,中国政府和国内众多企业可以利用海外定期举办的“国际中医药展览会”,以及中俄卫生周、英国中医药周、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展览会、印度国际制药原料展览会、世界原料展览会等等,组织国内中药企业去当地参展,利用此类机会,促进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国际中医药博览会”,向外国官方、企业和民众宣传中医药相关产品、中医药理念、中医药文化等。在条件成熟的发达国家举办“中医药文化节”“中医药世界巡回展览”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可以着重展示中医药技术,并通过专家向观众讲解演示,可以现场示范中医药自然治疗疗法,这样可以大大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国际的传播,以此做到从国际出发,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国际的传播,从而通过国际的相互影响力实现中医药对俄的出口。(www.daowen.com)

三是创办中医药杂志和网站。具体来说,发挥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文化研究机构的作用,在企业和院校的配合下创办一些高质量的报纸期刊等宣传物。其内容应该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中医药的历史文化,还应包括现在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中药的国际需求等,有助于帮助更多的外国普通人、专家学者了解中医药文化和中药产品。此外,还可以利用现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中医药相关的网站,宣传中医药文化和企业自己,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建立、发展和完善国内统一的中医药文化信息网,便于让世界认识和逐步了解中医药,从而使中医药从根本上融入西方主流社会。另外,在药材资源禀赋方面,我国具有比较优势,但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不断加剧,药材资源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要实现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必须加强中药材可持续发展工作,必须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在挽救、研究和合理利用这三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与此同时,中医与西医的一个显著不同点就是医、药不能分家,中医药产业的对外发展还需包括中医医疗方式的对外发展,因而中医药产业的对俄发展可以走“以医带药”发展的道路。可以集中资源和力量在俄较发达地区建立大型示范中医院和诊疗中心,以改变分散的中医劳务出口的现状,同时在俄设立培训为主的中医药学校,并鼓励跨国中药企业通过在海外开办连锁式诊疗服务中心,不仅有助于中药产品销售,更有助于中医药疗效的推广;另外,要实现中医药对外发展,必须改变中药目前固有的大小、形态、质量等,应达到微量高效的效果,以便于存放、携带和服用,改造制药工艺,实现大规模生产,制造出药丸、口服液、胶囊、针剂、喷剂等剂型,以满足俄罗斯不同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