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打造坚实的智慧城市管理产业基础

打造坚实的智慧城市管理产业基础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智慧城市管理产业发展基础较为坚实,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智能产业呈现集聚效应,聚合成专业的智慧硬件生产基地、智慧软件产业园等。产业支持政策优惠智慧城市管理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为促进智能产业发展,重庆市财政局加大政策支持,会同市发改委、市科委、市经信委等部门,把“放管服”各项要求与财政工作紧密结合,认真落实“营改增”等税收政策,释放更大减税效应。

打造坚实的智慧城市管理产业基础

目前,智慧城市管理产业发展基础较为坚实,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智能产业呈现集聚效应,聚合成专业的智慧硬件生产基地、智慧软件产业园等。

例如,重庆市形成两大智能制造的实施区域:一是两江新区,其或将成为重庆市机器人产业的主阵地;二是西永微电园,其或将成为重庆智能终端产业的主阵地。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云集了众多云计算大数据企业,将从数字基础型产业、数字应用型产业以及数字服务型产业等方面发力。

(2)重点企业提供强有力支撑

众多重点企业纷纷将目光聚焦到智慧城市管理产业,如长城电子打造智慧城市安全盾,面对智慧城市管理建设需求,长城电子针对智慧城市信息安全设计完整架构体系;永高用智慧管网助力城市建设,通过设计传感器和控制平台,将城市地下管网中的管、泵、阀联结为一整套系统,实现更有效、更便利的智慧化管理。

目前,阿里巴巴助力重庆智能产业发展,紫光在重庆打造千亿级智能安防生态圈。两江云计算、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腾讯浪潮、重庆有线、网宿科技、腾龙等数据中心协议总规模8.25万个机柜,可容纳100万台服务器,是西部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聚集地。

(3)产业支持政策优惠

智慧城市管理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www.daowen.com)

为促进智能产业发展,重庆市财政局加大政策支持,会同市发改委、市科委、市经信委等部门,把“放管服”各项要求与财政工作紧密结合,认真落实“营改增”等税收政策,释放更大减税效应。同时,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建立跨部门会商会审监管机制,紧扣重点项目培育引进、科研创新与转化、人才供给、产业集聚等环节精准施策,建立政策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市财政局充分发挥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产业引导基金、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创新发展。市科委联合国家和地方引导基金,设立智能产业市场化母基金,增加投资供给能力。

(4)产业人才资源丰富

智慧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人才支撑。

目前,重庆市建设大数据智能化核心类市级重点学科24个、核心类一流学科4个,新增博士点3个、硕士点4个,在校生规模共计6 205人;建设相关类市级重点学科30个、相关类一流学科4个,新增博士点1个、硕士点7个,在校生规模共计5 807人。目前,重庆的一些高校有意识地开展校企合作,培育大数据人才,加大数据智能化领域人才供给。

(5)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好

智慧城市管理智能硬件设备所采集的大量数据,需要网络进行传输。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需要良好的网络基础。信息基础设施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级骨干直联点、5G试点在内的网络基础优势成为重庆这一轮大数据的重要支撑。重庆成为国家级互联网直联点,提高网间流量疏通能力,有利于推动云计算、数据中心以及各种互联网信源聚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