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措施与实践

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措施与实践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调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热情和干劲,兰考县推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实行优胜劣汰,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兰考县承袭焦裕禄“四面红旗”的精神,在全县开展了重树“四面红旗”的晋位争先活动。每半年评选出40个“红旗村”,对评选出的“红旗村”进行隆重表彰,并给予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两委”干部分别提高500元、300元工作报酬作为奖励。

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措施与实践

为了调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热情和干劲,兰考县推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实行优胜劣汰,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

1.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机制

兰考县出台了《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招聘选派体制内自收自支和差供人员充实到脱贫攻坚一线岗位,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对选派到乡镇工作的人员,年度考核按照30%的比例确定“优秀”给待遇、给激励;按照10%的比例淘汰退回原单位,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同时,建立乡村干部补充机制。每年选派县直人员到乡镇工作,符合安置条件的转业士官驻村历练,引导农村复转军人进入村级班子。另外,建立基层干部系统化培训机制。成立农村干部培训中心,对村级干部和包村干部展开实务能力系统化年度轮训,提升其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2.建立以脱贫攻坚实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www.daowen.com)

2015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要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兰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树立了“重基层、重一线、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将脱贫攻坚阵地作为锻炼干部队伍的阵地,以脱贫攻坚的实绩作为用人的标准。对于脱贫攻坚过程中有重要工作实绩的70名“驻村扶贫工作标兵”和54名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激发了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一线工作中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兰考县在干部选拔方面还着眼于脱贫攻坚的现实需要和跨越发展的客观需要,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把那些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工作实绩突出、善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进入乡镇党委班子,充实扶贫开发一线力量。以脱贫攻坚实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极大地激发了脱贫攻坚队伍的工作动力。

3.创新脱贫攻坚队伍的奖励机制

一方面,重树“四面红旗”激发工作动力。兰考县承袭焦裕禄“四面红旗”的精神,在全县开展了重树“四面红旗”(“脱贫攻坚红旗村”“基层党建红旗村”“产业发展红旗村”“美丽村庄红旗村”)的晋位争先活动。每半年评选出40个“红旗村”,对评选出的“红旗村”进行隆重表彰,并给予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两委”干部分别提高500元、300元工作报酬作为奖励。另一方面,全面提高基层一线干部的待遇。将村干部报酬从2014年的每人每月300元、400元、500元提高到900元、1200元、1500元,村干部待遇实现“三年四连涨”,而且对离任村党支部书记生活补贴标准提高50%。通过奖励方式的创新激励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激情和脱贫攻坚的热情,有效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