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维贫困下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策略

多维贫困下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策略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维贫困理论的主要提出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他主要是从基本可行能力的角度对贫困的多维性进行界定与分析的,他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指收入贫困,还包括饮用水、道路、卫生设施等其他客观指标的贫困以及对福利的主观感受的贫困。为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彻底地摆脱贫困,建立稳定长效机制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是贫困农村地区脱贫攻坚的核心与关键。

多维贫困下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策略

贫困的成因是多维的。多维贫困成为解释贫困成因、探寻贫困应对之道的核心概念和分析框架。多维贫困理论的主要提出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他主要是从基本可行能力的角度对贫困的多维性进行界定与分析的,他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指收入贫困,还包括饮用水、道路、卫生设施等其他客观指标的贫困以及对福利的主观感受的贫困。[3]在多维贫困的操作化层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出:贫困不仅仅是缺乏收入,也是对过上长寿健康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拥有有尊严且体面的生活水平等各项人类发展权利的剥夺。[4]对于贫困区域和人群而言,贫困是内部与外部、历史与现实、表层与深层等多重因素、多种力量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因素和力量是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

为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彻底地摆脱贫困,建立稳定长效机制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是贫困农村地区脱贫攻坚的核心与关键。在当前的扶贫脱贫实践中,贫困人口还未能从根本上实现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的转变,其积极性和能动性尚需进一步调动,其“造血”功能也亟待激发。现代化和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对贫困地区和人口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是,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的总体发展战略下,政府在推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应当给予贫困人口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权,并在政策设计和实施上努力调动贫困人口的自我脱贫意识和主体意识,贫困人口自身也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中,适当调整对外部资源和支持的依赖心态,增强自我脱贫、自我发展能力。(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