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评判创业成功?-以褚时健为例

如何评判创业成功?-以褚时健为例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贾跃亭绝对是一个创业高手,但是至少目前还没有证明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我的印象里,褚时健一生就创办了一个企业,红塔集团虽是国有企业,但他把一个国有企业经营到了中国第一的高度,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企业家。出狱后,褚时健创办的褚橙和他之前的专业和资源没有任何关系,他彻底摆脱了烟草这个让他寒心的行业,从头开始,一举成功,让褚橙成为著名水果的品牌。

如何评判创业成功?-以褚时健为例

对于什么是创业成功,也许有很多理解。马云是创业成功的典范,几乎没有人怀疑;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刘强东、李彦宏、马化腾、王健林、马斯克、柳传志都是创业成功者,也毋庸质疑,但如果仅仅把他们理解为创业成功者,未免太窄。

创业成功者首先不是依靠家族传承的财富,而是靠自己白手起家,有清晰的创业思路而获得成功的创业者;创业成功者也不仅仅是业界翘楚和行业英雄、企业冠军。凡是从零开始,以各种方式创业的,不管是独自创业还是合伙创业,以及最终是不是创业英雄,只要获得财务自由,不一定非得要成为上市公司老板,都算是成功的创业者。甚至我认为在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这些机构,从小分析员开始逐渐做到合伙人职位,可以不完全依靠工资作为收益的,都可以理解为创业成功者。

尤其在今天,不管是工艺品创作、小商铺、简单加工、开网店、做冰糖葫芦、摆摊卖麻辣烫,只要是通过自己注册的公司或个体经营者,持续经营一段时间,完成自己的财富积累、实现财务自由,都可以理解为成功的创业者。

到底什么是成功的创业者,很难精确界定。比如某个大型互联网平台创业还没有盈利,但几次实现融资,公司市值数亿元,而创始人在公司还没有成功上市,没有实现盈利,没有获得正的现金流的时候,全部或者部分变现自己的股份,实现了自己的财务自由,但最终公司创业不成功,那么这个创业者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互联网时代,这种状况比比皆是。虽然他们自己挣了钱,但我不认为这是成功的创业者。同样,也有很多创业者总是在不断创业,不断编制创业故事,但不是依靠自己定义的IP或自己的技术,创办了多个企业,最终一个也没有成为持续经营的企业,即使创业者自己多次获得各种利益,工资也好,股权出售变现也好,也成了高净值人群,我也不把这类富人当成创业成功人士。

所以在我的定义里,对于创业获得巨大成功的著名人士,我认可他们是成功的创业者;对于兢兢业业地从事很小的创业行为,充满正能量,哪怕是捡垃圾,也捡出了名堂,捡得心安理得、一身正气的,我也尊他为成功的创业者。

不论你的投资来自自己还是来自他人,你所设计的创业行为从投资经营开始,商业模式清晰,盈利模式可以成立,收入和现金流相对稳定,能获得持续的净利润,就可以称之为创业成功。这分几种情况:有的创业成功周期很短,在创业当年获得成功的不在少数;有的没有获得什么投资就能成功;有的获得巨大投资,烧了很多钱也没有获得最后的成功。

不管是小型创业行为还是大型创业行为,创业成功与否都很重要,一定要学会把握创业成功的投入规模和创业时间的关系。万库标杆这个大数据平台就是我所看到的创业20年还在存续、但还没有获得创业成功的企业。我在欣赏创业者坚韧的创业精神的同时,也对创业者难以把握创业成功的时机感到很困惑。

从硅谷回来的创业者尹志尧博士是我非常欣赏的创业者。他辞职离开美国硅谷著名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回到中国,是不能把公司的技术带走的,尽管他是应用材料公司全球副总裁,但一旦处理不好,就会有侵犯知识产权的风险。2004年回国之后,他创办的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也是历经十多年的艰苦研发,才成功研制出半导体刻蚀机,也许直到最近中国需要大力发展芯片制造,他的公司才可能走出亏损局面,成为成功的创业企业,因为这个行业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和投资密集型要求。

我认识尹志尧博士的时候,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正处于低谷。过去中国在半导体行业的投资不能说晚,也不能说投资不够,但是国家对于半导体行业和技术理解得不到位,没有跟上这个行业的发展步伐,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了被动。早在2011年,尹志尧博士告诉我,中国每年进口的芯片总额已经超过进口石油和钢铁的总和,中国在这个行业的地位非常被动。他和业内几位创业者写信给当时的中央领导,建议把半导体行业纳入国家战略,每年投资1000亿人民币来发展这个行业。虽然后来国家设立了1000亿元的集成电路基金,但是今天,当中兴通信面对美国商务部制裁的时候,这个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还是因为中国造不出高水平芯片而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尹志尧如今也70多岁了,还在兢兢业业地为了中国的半导体事业努力奋斗着,即使他的企业最终没有成为中国半导体设备的成功企业,我也认为他是最成功的创业者。(www.daowen.com)

创业行为中,伟大的理想固然重要,但是什么时候获得创业成功比伟大的创业理想重要很多。

当然,创业成功只是创业的开始,不等于企业的成功。创业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个成功的企业,而不是仅仅做一个企业的创业。创业的成功只是创业的一个阶段而已,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创业成功仅仅是一个开始。有的人以为创业成功就是企业的成功,在创业成功之后忽略了一个成功企业所需要的综合要素,最后由于这些综合要素的缺失导致企业最终走向失败。所以中国也有很多企业创业者擅长创业,但不擅长持续经营企业。

贾跃亭绝对是一个创业高手,但是至少目前还没有证明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我们不去研究他在创办乐视网之前做过什么创业,但自从创办乐视之后,他就一直不停地创办各种企业。即使到了整个乐视生态全面崩盘,他也没有想办法去拯救、去反省、去解决乐视的一大堆遗留问题,而是继续FF这个新企业的创建。

在我的印象里,褚时健一生就创办了一个企业,红塔集团虽是国有企业,但他把一个国有企业经营到了中国第一的高度,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企业家。出狱后,褚时健创办的褚橙和他之前的专业和资源没有任何关系,他彻底摆脱了烟草这个让他寒心的行业,从头开始,一举成功,让褚橙成为著名水果的品牌。褚时健从创业家到企业者的转换极其自然。

所以我发现,短期创业成功者要从创业的成功达到企业的成功,经常比较困难,而创业周期比较长的,一旦创业成功之后反而容易成为成功的企业。

如果从学术上定义,我们通常把企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业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持续成长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成熟发展阶段。很难严格区分,但还是有大致的定义。

对这三个阶段有很清晰的理解,非常有利于企业经营者理解自己创办的企业,也有利于投资者和其他关联伙伴的合作。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至少还在创业期,还像一个没有成熟的孩子,企业的生命还非常脆弱,抵抗风险的能力还很低;产品、市场、客户、资产、财务、管理、团队和文化很多方面都还没有稳定下来,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也不高。所以,定义什么是创业成功还是有很多要点或者指标的

创业者一定要及时把握企业的发展成长阶段。各阶段的经营方法不同,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有一个分界线。认识理解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对于创业者来说非常重要。产品和服务还没有稳定下来、没有形成稳定的现金流的企业仍处在创业阶段,不管估值多高,不管账面有多少现金,不管是不是已经上市,也不管企业的技术是不是全世界最好的技术,以及是不是独角兽。只有当客户稳定了,市场稳定了,渠道稳定了,企业现金流稳定了,企业才能被称为度过了创业期。要是经营到一定阶段,企业总是进入不了成长阶段、可持续经营阶段,如果这个公司还有价值的话,建议尽快卖掉公司。如果耗到最后还是不能进入良性循环,最后再也不能获得投资,就会给投资人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会给创业者的声誉带来巨大损失。而一旦创业进入持续成长阶段,结束创业阶段的企业一定要尽快弥补短板,找到公司经营中的缺陷和不足,而不是继续开疆拓土,必须进行稳健经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