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让策略的优化管理

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让策略的优化管理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跨国公司选择技术转让区位的策略1.技术转让的区位次序跨国公司在进行技术转让时,首先要选择比较发达的东道国和地区。位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内的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将从事一定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与东道国的生产和科研机构建立联系,技术研发工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不具备战略层的开发职能。(三)跨国公司选择技术转让的方式跨国公司技术转让采用两种方式,即技术许可证与对外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让策略的优化管理

(一)跨国公司选择技术转让的时间策略

跨国公司应按照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结合企业在竞争中所处的支配、优势、有利、维持、弱势五种地位,做出技术转让时间上的选择。处在不同竞争地位的企业,在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技术转让策略有所不同。

(1)当技术处于创新阶段时,无论是处于支配地位还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一般都不会转让技术。

(2)当技术处于发展阶段时,处于支配地位和优势地位的企业原则上不转让技术;而处于有利地位的企业可考虑适当转让;处于维持和弱势地位的企业则考虑转让。

(3)当技术处于成熟阶段时,居支配地位的企业可考虑有选择地转让,但转让条件苛刻;而居优势地位的企业,比较愿意转让,但也有一定的转让条件;处于有利地位的企业愿意转让,条件要求也较少;处于技术维持地位和弱势地位的公司,则主动寻找转让机会,使其创造更多的利润

(4)当技术处于衰退阶段时,处于技术支配地位和优势地位的企业,分别采取有选择转让和愿意转让的态度;处于有利地位的企业,则主动寻找机会转让;处于维持和弱势地位的公司则急于寻找机会转让,不苛求转让条件,力争创利。

(二)跨国公司选择技术转让区位的策略

1.技术转让的区位次序

跨国公司在进行技术转让时,首先要选择比较发达的东道国和地区。当技术产品在这些地区和国家获得充分收益后,再向次一级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该项技术。这样如同接力赛一样的技术转让,可使跨国公司获得双周期、多周期的技术生命,充分挖掘现有的技术潜力,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也可以缓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的环境和不适宜性。从目前实际技术梯度次序考察,首先转让技术的是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次是一些比较发达的、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

2.选择技术转让区位的原则

跨国公司在进行技术转让时,实行先内后外的原则,偏好将技术先在公司内部转让,而把技术的对外转让作为次优选择,这有利于技术的保密。跨国公司在其各个不同的分支机构内的技术开发和转让的布局的特点是:

(1)位于发达经济体内的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其技术开发和转让的规模较大,并服务于区域市场。该分支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母公司的“深度一体化”。分支机构与母公司在科研人员和信息方面进行双向流动,实行最高水平的技术转让。

(2)位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内的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将从事一定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与东道国的生产和科研机构建立联系,技术研发工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不具备战略层的开发职能。(www.daowen.com)

(3)位于较不发达地区经济体内的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其主要职能是零部件的组装,新技术的吸纳程度较低。主要的技术转让是使产品当地化以及组装和质量技术控制。

(4)位于高度保护的经济体内的跨国公司分支机构,技术发展缓慢,产业基础薄弱,东道国限制严格,该分支机构与当地的供应商联系密切,应用已普及的低技术。

(三)跨国公司选择技术转让的方式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采用两种方式,即技术许可证与对外直接投资。此处重点介绍跨国公司采取的发放许可证的方式。在采取这种方式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当区位存在进入壁垒,阻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时,倾向于选择技术许可证方式。

(2)当跨国公司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时,往往倾向于采取技术许可证方式。

(3)技术的学习和掌握的难易程度决定是否采取许可证方式,复杂技术不利于以许可证方式进行转移。技术本身的生命周期和以前转移的次数,也会对选择转让方式产生直接影响。

(4)技术转让取决于技术本身的特性。那些变化快、寿命短的技术,倾向于选择技术许可方式。

(四)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周期

跨国公司在跨国化的经营活动中,从利用技术谋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把商品转移、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三种形式结合起来,遵循三者的内在关系,按其周期循环的规律,进行适时、适度的安排,其关系见图6-1。

图6-1 商品转移、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三者的内在关系

通常,跨国公司占有新技术后总是先在母公司组织生产,并将新产品出口,在当地市场不断扩大新产品的销售,增加利润。其后,该新产品逐渐适应了当地市场的条件,运用当地廉价的生产要素,也能生产出该产品,于是利润率开始下降,公司即于T1时刻把出口商品转向就地投资、就地生产。再后,由于在当地产销,很快提高了当地该项技术的水平,且能仿制该产品扩大销售。此时,直接投资的效益由上升转为下降,降至T2这一时点时,公司就采用技术转让。这样不仅能维持原有收益率,且可能达到最高收益率R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