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生产率角度探析企业发展的路径

从生产率角度探析企业发展的路径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率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与规模经济,对于影响供给优势的生产率因素,本书选取R&D投入、专利申请、劳动产出率、生产集中度四个指标分别进行分析。但与同期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软饮料及矿泉水行业的劳动产出率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墨西哥作为世界饮料生产大国,市场集中度非常高,2008软饮料及矿泉水企业平均产出就达到11 352万美元,是我国的5.71倍。

从生产率角度探析企业发展的路径

生产率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与规模经济,对于影响供给优势的生产率因素,本书选取R&D投入、专利申请、劳动产出率、生产集中度四个指标分别进行分析(如表5-1所示)。

1.技术要素基础投入增长较慢

R&D投入的变化反映了一国供给优势中技术要素基础投入的变动情况,R&D投入指标越高,相对应的技术进步就越快,生产率水平也越高。如表5-6所示,2000年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0.893%,2017年为2.145%,比2000年上升了1.2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幅度为5.29%。与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相比较,我国的R&D经费投入虽然增长较快,但占GDP的比重却相对偏低。同期的日本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长期高居3%以上,同时保持着年均增长率0.59%的持续增长;韩国2000年的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经高达2.18%,仍维持着4.43%的年均增长率,2017年韩国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为4.553%,超过日本1.34个百分点,超过我国2.408个百分点;美、德、法三国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始终高居2%以上,并维持着0.25%~1.39%左右的年均增长率。

表5-6 主要国家R&D经费占GDP的比重
单位:%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数据库

2.技术进步直接产出整体质量不高

专利申请数量是一国技术变动情况的直接反映,专利申请数量越多,说明技术进步的直接产出越多,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提高作用越明显。

如表5-7所示,2001—2015年间我国PCT专利申请申请数量飞速增长,2001年每百万人申请的PCT专利数量仅为0.6项,2015年超过24项,年均增长率高达30%,远远超出其他主要饮料贸易国。同期的巴西PCT专利申请申请数量年均增长率仅为7.49%、土耳其为19.68%、墨西哥为6.24%、波兰为11.84%,英国则为负增长

表5-7 各主要饮料贸易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比较
单位:项/百万人

续表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数据库。

我国专利申请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比较国内外三种专利的申请、授权和有效状况可以发现,我国专利整体质量水平并不高。如表5-8所示,2017年全年,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三种专利申请中占47.5%,发明专利申请在三种专利申请中占35.2%,而同期国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三种专利申请中仅占4.8%,发明专利申请在三种专利申请中的占比却高达84.1%;我国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为13.2%,同期国外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则高达77%;我国发明专利的有效量占22.4%,同期国外发明专利的有效量高达81.5%。专利质量是技术创新程度的体现,专利整体质量不高直接反映了我国技术进步的直接产出不容乐观,对生产力的提高作用有限。(www.daowen.com)

表5-8 国内外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有效状况比较
数量(件)构成(%)

数据来源:2017年专利统计年报。

3.劳动产出率处于较低水平

劳动产出率是一国规模经济变动情况的直接体现,规模经济的实现能够提高劳动产出率,降低单位成本,提升比较优势,进而实现比较利益的增进。如表5-9所示,2006—2010年间我国软饮料矿泉水行业的劳动产出率呈现持续的小幅上升趋势,2006年为7.7万美元/人,2010年上升到12.36万美元/人,上升幅度超过1.6倍,年平均上升速度为12.6%,同期的美国年平均上升速度为5%,法国为11%,英国为4%,德国为11%,墨西哥为11%,波兰为23%。但与同期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软饮料及矿泉水行业的劳动产出率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2006年美国软饮料及矿泉水行业的劳动产出率高达62.36万美元/人,是我国的8.1倍;法国为51.94万美元/人,是我国的6.75倍;英国为41万美元/人,是我国的5.32倍;德国为28.85万美元/人,是我国的3.75倍;波兰为11.22万美元/人,是我国的1.46倍。之后各国的劳动产出率均经历了一定的增长,2008年美国的劳动产出率为68.19万美元/人,是我国的6.37倍;法国为64.42美元/人,是我国的6.02倍;德国为35.7万美元/人,是我国的3.34倍;波兰为17.11万美元/人,是我国的1.6倍;英国2007年的劳动产出率为42.72万美元/人,是我国的4.62倍。墨西哥是世界饮料生产大国,2008年墨西哥的劳动产出率为15.98万美元/人,超出我国5.28万美元/人,是我国的1.49倍;2010年上升到19.81万美元/人,超出我国7.45万美元/人,是我国的1.6倍。可见,我国劳动产出率虽然正在缓慢增长,但与其他国家仍然维持着原有的差距。

表5-9 主要国家软饮料及矿泉水劳动产出率比较
单位:万美元/人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数据库计算所得,ISIC:Rev.3产品代码1554。

4.规模化经营提升缓慢

生产集中度是反映规模经济实现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如表5-10所示,长期以来我国饮料生产中规模经济的实现始终处于较低水平。2006年我国软饮料及矿泉水企业平均产出为1460万美元,仅为法国的0.41倍、德国的0.47倍、英国的0.51倍。到2008年我国软饮料及矿泉水企业平均产出上升到1987万美元,是法国的0.42倍、德国的0.53倍、英国的0.65倍。墨西哥作为世界饮料生产大国,市场集中度非常高,2008软饮料及矿泉水企业平均产出就达到11 352万美元,是我国的5.71倍。到2010年我国软饮料及矿泉水企业平均产出上升到2515万美元,墨西哥虽然下降却迅速回升,平均产出仍然是我国的4倍有余。

表5-10 主要国家软饮料及矿泉水企业产出规模比较
单位:万美元/个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数据库计算所得。ISIC:Rev.3产品代码1554。

以苹果汁生产为例,苹果占据了苹果汁生产成本的70%,[5]苹果生产集中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下游苹果汁加工成本与质量的高低,是苹果汁行业提高价格加成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我国虽然拥有适宜苹果种植的独特地域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但受传统产业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影响,苹果生产存在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限制了我国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充分发挥。与发达国家逐渐向大农场集中,户均经营面积多则超过200公顷(美国),少则2~3公顷(日本)相比,我国的户均经营面积还不到0.5公顷。[6]我国虽然是世界上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据统计,2010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达220万公顷,产量达3200万吨,[7]但单产却只有14.5吨/公顷,远远低于智利和阿根廷的水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智利苹果种植面积仅占全球苹果种植面积的0.7%,苹果产量却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1.5%。2013年智利的苹果栽培面积为37 300公顷,产量为131万吨,单产达到35.1吨/公顷。[8]

与苹果生产集中度低相比,我国苹果汁行业却呈现一定的规模化发展趋势。但由于缺乏较大的资金投入,近几年企业数量变化不大,总体上较为稳定。到2010年为止,全国共有苹果汁生产企业40余家,产地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山东等地,其中陕西是我国苹果汁生产和出口的最大集散中心,分别占我国苹果汁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的60%左右。目前我国苹果汁行业整合也在快速推进,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2009/2010产季前五位企业的产量占总量73%,[9]涌现出海升、恒通、中鲁、安德利等一批龙头企业,2011年这四家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超过61亿元,但其占比均在18%~31%之间,[10]呈现均衡化的行业经营态势,限制了企业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提升。相比较,智利和阿根廷的苹果汁加工业规模化发展优势较为明显。为了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智利和阿根廷的苹果汁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兼并和整合。继智利埃姆斯塔伊安萨(Empresas Iansa)公司和嘉吉(Cargillagro)公司合资成立智利最大的苹果汁出口企业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公司(占智利浓缩苹果汁出口总量的50%)之后,尤格斯(Jucosa)公司与阿罗纳公司也合并成立智利第二大苹果汁生产公司,现在巴塔哥尼亚公司和尤格斯公司又合并,形成南半球最大的苹果汁生产公司,每年生产和出口的苹果汁超过25 000吨。除巴塔哥尼亚公司之外,智利规模较大的苹果汁生产公司还有因渥泰克(Invertec)公司(年生产和出口的苹果汁超过6000吨)、圣克利门蒂(San Clemente)公司(年生产和出口的苹果汁超过2000吨)和科普福特(Copefrut)公司(年生产和出口的苹果汁超过2000吨),其他公司每家年生产和出口的苹果汁最多几百吨。仅巴塔哥尼亚公司一家就占据了智利苹果汁生产和出口的大半江山。[11]阿根廷的苹果汁生产也主要集中在尤格斯公司、约格斯德尔苏(Jugos Del Sur)公司、索尔(Sower)公司和祖摩斯(Zumos Argentinos)公司,仅这四家公司就占据了阿根廷果汁出口总量的93%。[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