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市场需求对促进比较利益增进的作用

国际市场需求对促进比较利益增进的作用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论上,国际市场需求对我国产品出口和比较利益增进具有最直接的决定作用。为了实证检验这一影响,本书以苹果汁饮料的出口为例,选取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尝试从市场需求、结构等不同视角对影响我国饮料出口的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12]基于苹果汁出口在我国饮料出口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苹果汁出口的变动情况,有助于准确把握影响我国饮料比较利益增进的主要因素。

国际市场需求对促进比较利益增进的作用

理论上,国际市场需求对我国产品出口和比较利益增进具有最直接的决定作用。为了实证检验这一影响,本书以苹果汁饮料的出口为例,选取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onstant Market Share,CMS),尝试从市场需求、结构等不同视角对影响我国饮料出口的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CMS是国际上流行的贸易分析工具,该模型基于出口数据,借助数量关系,通过对影响出口增长的不同因素进行分解,说明需求、结构和竞争力的不同作用及变化趋势,能够有效地揭示影响一国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因而被广泛地运用于对外贸易增长和出口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中。[8]

1.模型构建

CMS模型是托斯扬斯克(Tysynski)于1951年首次提出的。[9]该模型假定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保持不变,相应地该国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也应当保持不变。因而,模型根据原有份额推导出来的出口增长与实际出口增长之间的差额,一定是由竞争力变化所导致的。此外,CMS模型还将市场需求和结构因素从竞争力因素中分解出来,作为独立的变量予以量化和比较,对于揭示影响出口波动的主要原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CMS模型提出后,学者们从分解对象、变量选择到分解层次,纷纷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正和完善,提出了各种形式的扩展模型。[10]综合来看,这些模型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对贸易增长的绝对值进行分解,另一种是对市场份额的增长进行分解。现有研究多采用第一种形式。对于反映竞争力变量的选择,这些模型也有两种形式:一种采用的是贸易的增长率,另一种采用的是市场份额的变化。托斯扬斯克提出的经典模型采用的是第一种形式。CMS模型对出口影响因素的分解是在三个层次进行的:

(1)单一层次分析。假定出口商品及去向是无差别的,出口被视为一种产品并出口到一个市场上,由此,可以得出如下恒等式:

(8.2)式中,v表示世界一种产品的出口总额,r表示该国该产品出口额占世界该产品总出口额的比例,0、t分别表示基期和报告期,Δ表示基期到报告期的变化量。

该式将该产品的出口增长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世界该产品出口的一般增长效应(r0Δv),另一部分是未被解释的残差(Δrvt),被称为竞争力效应。

(2)双层次分析。假定一国出口多品种产品到单一市场或出口单一产品到不同市场,以前一种情况为例,由此,可以得出如下恒等式:

(8.3)式中i表示一国出口的产品的品种,其他符号同(1)式。

该式将一国的出口增长分解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界产品出口的一般增长效应 (r0Δv),第二部分是该国出口产品的结构效应 (-r0Δv),第三部分是未被解释的残差(),被称为竞争力效应。

(3)三层次分析。假定一国出口不同产品到不同市场,由此,可以得出如下恒等式:

(8.4)式中,j表示一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其他符号同(8.2)式和(8.3)式。

该式将一国的出口增长分解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界产品出口的一般增长效应(r0Δv),第二部分是该国出口的产品结构效应(r0Δv),第三部分是该国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效应(),第四部分是未被解释的残差(),被称为竞争力效应。

上述修正遵循了CMS经典模型的构造原理,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某些因素分解缺乏对称性、含义模糊不清等不足。从对CMS经典模型的分解来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不仅要将市场结构效应同产品结构效应分离,还要进一步使残差项更准确地反映竞争力效应。[11]基于此,本书以托斯扬斯克的经典模型为基础,结合已有研究对其作如下处理:

首先,选择贸易增长的绝对值作为对象进行分解。同时,考虑到市场份额作为相对量,能够更好地体现一国竞争力的实际变化,因此选择市场份额作为模型变量。

其次,将出口国的出口产品作单一化处理,即采用双层次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如下恒等式:

再次,将竞争力效应扩展如下:

最后,将(8.5)式代入(8.6)式,就可得到单一产品不同市场的扩展模型如下:

修正后的CMS模型不仅从结构效应中分解出市场结构效应,还从残差项中分解出综合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结构与竞争的交叉效应,有效地改进了已有模型指标分解不对称、含义不清晰的缺点,对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的衡量更加精确,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模型的解释力和可操作性。修正后的模型将出口增长归因于五个效应:等号右端第一项(r0Δv)为市场需求效应,表示世界总需求变动对一国出口的影响;第二项()为市场结构效应,表示一国出口市场分布与进口需求增长较快市场之间的匹配程度,如一国出口集中在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市场,则为正值,如一国出口集中在进口需求增长停滞的市场,则为负值;第三项(Δrv0)为综合竞争力,反映整体产品出口份额的增长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度;第四项()为市场竞争力,反映特定市场出口份额的增长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度;第五项()为交叉效应,反映某产品在不同市场的出口竞争力变动与目标市场需求变动对一国出口增长的交互影响,如一国在那些进口规模扩大了的市场上的市场份额有所提高,则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2.研究范围的选取和数据特征分析(www.daowen.com)

在众多的饮料中,苹果汁由于口味香甜,营养丰富,价格仅为橙汁的1/3,国外90%的饮料生产厂商将苹果汁作为饮料的基础配料,用于饮料生产的勾兑和调味,或者用于果酒酿制以及化妆品药品的添加剂,由此决定了苹果汁行业的市场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此外,随着各国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健康饮食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全球对果蔬汁等非碳酸饮料的强劲需求。2011年我国出口的饮料中,果蔬汁占据了近40%的份额,其中,有近90%的份额是依靠苹果汁出口实现的。[12]基于苹果汁出口在我国饮料出口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苹果汁出口的变动情况,有助于准确把握影响我国饮料比较利益增进的主要因素。

(1)我国苹果汁出口规模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国际市场以来,我国苹果汁出口平稳增长。1992—2000年出口额年均增长率为57.82%,比同期进口年均增长率高出了29个百分点。2000年我国苹果汁出口额已达1.16亿美元,约占全球苹果汁出口总额的10%,跃居世界第二位;2001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汁出口国。加入WTO后,我国苹果汁出口在短期内得到迅速提升,2002—2007年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在较高的基础上仍达到48.36%的水平,占全球苹果汁出口市场的份额从17%上升到43.8%。但进入2008年后,我国苹果汁出口额出现较大的负增长,2007—2009年平均降幅达27.41%,占全球苹果汁出口市场的份额下降到32.7%。2009—2011年我国苹果汁出口额出现回升,年均增长率恢复到28.43%的水平,但在全球苹果汁市场的份额却延续了2007—2009年的趋势,维持在36%以下的较低水平(见图8-1)。基于以上分析,本书将研究时间的范围确定为2000—2011年。同时根据我国苹果汁出口波动的特征,将其划分成四个阶段进行比较。其中,2000—2002年为第一阶段,是我国苹果汁出口的平稳增长期;2002—2007年为第二阶段,是我国苹果汁出口的快速增长期;2007—2009年为第三阶段,是我国苹果汁出口的下降期;2009—2011年为第四阶段,是我国苹果汁出口的上升期。研究数据均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采用SITC分类法,编码为05994。

图8-1 我国苹果汁出口变动趋势图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整理。

(2)我国苹果汁出口市场分布变化。从整体来看,我国苹果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俄罗斯、日本、荷兰、德国、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沙特、以色列等国家。2000—2011年我国每年对这十个国家的苹果汁总出口额占我国苹果汁出口总额的比例均接近或超过90%(见表8-4),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因此,本书选取这十个国家作为样本市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余国家合并为其他市场进行分析。

表8-4 我国苹果汁出口市场分布情况(2007—2011)
单位:%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所得。

从地区来看,美国是进口我国苹果汁的最主要国家,2000—2011年美国一直占据我国苹果汁最大出口目标市场的地位,2000年美国市场占当年我国苹果汁出口总额的比例为29.69%,2011年这一比例则上升到45.5%,最高时曾接近于50%(见表8-4),这表明我国苹果汁出口目标市场集中度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新兴市场的开拓,对俄罗斯的苹果汁出口增长较快,俄罗斯已超过日本,成为我国苹果汁的第二大出口目标市场;此外,沙特等新兴市场的份额也在迅速增加。

3.我国苹果汁出口变动影响因素分解

基于CMS模型对影响我国苹果汁出口变动的因素进行分解,得出如下结果(见表8-5):

表8-5 我国苹果汁出口变动影响因素分解结果
绝对额(百万美元)贡献率(%)

续表

(1)市场需求因素。从模型分析结果来看,国际市场的需求规模直接影响到我国苹果汁出口的增长。2000—2011年,全球苹果汁进口从11.5亿美元增长到31.5亿美元,12年时间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了约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9.59%(见表8-6)。国际苹果汁市场规模的扩大,从总体上推动了我国苹果汁出口的快速增长,为我国苹果汁出口增长带来了2.02亿美元的增加额,贡献率达21%。比较四个阶段中市场需求效应的变化,可以看出市场需求因素对我国苹果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在第一阶段,由于我国苹果汁出口的主要市场——美国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国际市场需求对我国苹果汁出口产生的是逆向抑制作用,影响率达21%;第二阶段受我国加入WTO影响,市场需求效应转化为正向促进作用,对我国苹果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增加到30%;第三阶段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导致我国苹果汁出口减少了3.72亿美元,影响率达73%;到第四阶段时,市场需求的贡献率则高达90%,成为影响我国苹果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市场需求效应的变动趋势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国苹果汁出口过于依赖整个世界进口规模的扩大,面对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亟待提升。

表8-6 我国与世界苹果汁进出口规模变动
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所得。

(2)市场结构因素。从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四个阶段的市场结构效应均为正值,说明我国苹果汁出口满足了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目标市场的需求。从全球苹果汁进口市场的历史变动分析,苹果汁进口年均增长率接近或超过全球年均增长率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俄罗斯、沙特、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荷兰和德国等。对照我国苹果汁出口市场分布,这些国家正好也是2008—2011年我国苹果汁出口比重最高的前十五位国家,因而市场结构因素能够从总体上促进了我国苹果汁出口的增长。但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市场结构因素对我国苹果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总体上处于7%的水平,说明尽管我国苹果汁出口市场结构合理,使我国苹果汁出口总体上增加了0.68亿美元,但市场结构因素的影响不够显著,对我国苹果汁出口增长的助推作用有限。分析原因,主要是我国对增长较快的市场开拓不够,我国苹果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仅美国一国占据的市场份额最高时就达到近50%,造成我国苹果汁出口市场竞争力不足。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变化,我国苹果汁出口市场分布仍需进一步优化,目标市场范围还有待扩大。

比较四个阶段市场结构因素对我国苹果汁出口的影响可以看出,市场结构效应由第一阶段的逆向抑制作用转变为后三阶段的正向促进作用。在第一阶段,市场结构的抑制作用使我国苹果汁出口减少了0.04亿美元,但在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市场结构的促进作用为我国苹果汁出口分别带来了0.33亿美元、1.03亿美元和0.1亿美元的增长额。特别是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时,全球经济萎靡不振,苹果汁进口需求大幅萎缩,我国苹果汁出口却能较好地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为我国苹果汁出口带来1.03亿美元的增加额,贡献率达到17%。市场结构效应的变化趋势说明,我国苹果汁出口的市场结构正在逐步向合理化方向调整,对我国苹果汁出口的正向促进作用正逐渐显现。

(3)竞争力因素。与市场需求效应迅速增长相反,竞争力因素对我国苹果汁出口增长的作用强度呈现显著的下降态势。在第一阶段,竞争力作为影响我国苹果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为我国苹果汁出口带来了0.76亿美元的增加额,贡献率高达134%,说明我国苹果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在进入第二阶段后,竞争力因素对我国苹果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迅速下降到67%。到第三阶段,竞争力效应由正向促进作用转变为逆向抑制作用,导致我国苹果汁出口减少了3.17亿美元。第四阶段竞争力效应虽然回升为正向促进作用,但为我国苹果汁出口带来的增长额仅为0.35亿美元,贡献率只有8%。这说明,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效应,我国苹果汁出口的竞争优势正在迅速丧失。

再对竞争力效应进一步分解可以看出,综合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交叉效应对我国苹果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都有所下降。综合竞争力效应和市场竞争力效应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均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到第三阶段时转变为逆向抑制作用,第四阶段虽有回升,但幅度较小,贡献率分别由第一阶段的144%、13%下降到7%、2%,降低了137和1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苹果汁整体出口份额和在特定市场的出口份额迅速下滑,综合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急剧下降,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了我国苹果汁出口应有的增长。交叉效应在后三阶段虽然都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但贡献率却由第二阶段的42%下降到第四阶段的3%,降低了39个百分点。反映出我国苹果汁出口市场份额,未能紧随目标市场进口需求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在那些进口规模扩大了的市场,市场份额还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当前影响我国苹果汁比较利益的最主要因素是需求因素。市场需求规模和结构是需求效应的集中体现,其中国际市场需求是最主要的拉动力量。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效应,市场结构逐步合理化对我国苹果汁出口的正向促进作用正逐渐显现,竞争力因素对我国苹果汁出口增长的作用强度总体上呈现显著的下降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