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终止鸿雁计划待遇,该计划的惩罚规定

如何终止鸿雁计划待遇,该计划的惩罚规定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评估结果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评估结果为差或因退休、离职、工作调整等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的,经所在区县人力社保部门核准并报市人力社保局备案,终止其享受“鸿雁计划”待遇的资格。同时,为确保奖励资金安全,“鸿雁计划”规定,凡入选人才及用人单位以弄虚作假的手段骗取、套取奖励补助资金的,按规定追回骗取、套取资金,并将其不良行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5年内不再受理其财政补助资金申请。

如何终止鸿雁计划待遇,该计划的惩罚规定

(一)突出企业引才

“鸿雁计划”主要针对产业企业引才工作实际,遵循“聚焦产业、突出创新、按需引进、市场认可、重在使用”的原则进行政策设计,既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引进,又重点满足科技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支持存量企业技术创新,又着眼于引进新的创新人才团队,支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既重视市场化人才评价,又重视人才核心技术能力的同行认定,支撑引领性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强化人才认定机制,着力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充分发挥企业在引才中的主体作用,统筹做好引才、育才、用才工作,让引进的人才留得住、能安心、有作为。总体目标是用5年时间,每年引进1000~2000名海内外人才特别是人才团队,为全市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鸿雁计划”针对重庆市产业创新人才队伍短板,将适用范围主要聚焦在重庆市现有企业引进或者来渝创办科技型企业(包括法人化研发机构)的直接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研发类科技人才上,引才目标重点锁定在重庆市“6+1”支柱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七大特色效益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在“引什么、怎么引”等关键问题上,充分发挥企业引才的主体作用,引才需求目录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确定,按照“属地申报、市级确认、两级分担、分期兑现”的方式组织实施,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配置”的引才工作机制。

(二)突出市场化评价

“鸿雁计划”改变了过去人才评价主要依靠学术头衔、学历等做法,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评价的主导作用,综合考虑人才的能力水平、薪酬待遇等因素。“鸿雁计划”将引进人才分为A、B、C三类。A类人才主要指在全球产业技术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具有重大技术发明成果或重大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经验,能对重庆市企业创新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或带来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且在渝工作期间年薪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企业研发人员中年薪排前1%的研发类人才。B类人才主要指在全球产业技术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工作期间主持过研发项目并成功实现商业化,能够在我市领衔企业核心攻关项目或解决核心技术难题,或在同行业优秀企业高级管理、研发工作岗位上取得显著业绩,且在渝工作期间年薪在100万~200万元人民币、企业研发人员中年薪排前5%的研发类人才。C类人才主要指掌握某行业、某领域特殊专长,对重庆市企业创新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或在同行优秀企业中级管理、研发岗位上取得显著业绩,且在渝工作期间年薪在50万~100万元人民币、企业研发人员中年薪排前10%的研发类人才。人才年薪认定以其实际缴纳个人所得税基数核准,既符合重视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国际惯例,也能有效避免道德风险。对于来渝创办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型企业或法人化研发公司的技术创新人才,在创业初期确实难以用薪酬来衡量其能力水平的,采用其拥有的发明专利价值作为人才评价分类标准,其具体评估办法由重庆市科委牵头制定。

(三)激励措施简便易行(www.daowen.com)

“鸿雁计划”针对引进的人才,由引才单位分类设计了政策激励措施,在奖励标准上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奖励方法上坚持既有效调动人才积极性又简便易行。对人才个人的奖励,参照其实际缴纳个人所得税额度的一定倍数确定。A、B、C三类人才的奖励倍数分别为2倍、1.5倍、1.2倍,奖励标准最高分别不超过200万元、100万元、30万元。对来渝从事科技创业的人才,如无法用当期薪酬来衡量能力水平的,按定额方式奖励。奖励资金分三年发放,第一年发放40%,第二年发放35%,第三年发放25%,以促进人才长期为渝服务。对用人单位的奖励,按引进人才的数量、质量综合评定,即每引进1名人才,按照人才年薪的5%给予用人单位补助,主要用于用人单位引才的相关费用支出,以提高用人单位的引才积极性。

(四)申报兑现方便快捷

在人才申报上,为方便用人单位及人才就近、就便办事,按照属地化管理、归口统一服务的工作原则,由引进人才的用人单位在人才来渝工作满1年后,统一到其纳税所在地的人力社保部门提交申报材料。人力社保部门将按月组织评审,经区县初审、市级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区县人力社保部门按规定统一兑现奖励资金,并实行社会化发放,即奖励资金直接拨付到引进人才及用人单位的账户,避免资金被截留、挪用。同时,为加强对引进人才的综合服务,市人力社保局在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了引进人才“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为引进人才提供创业服务、居留签证、落户、配偶和子女就业医疗服务、子女入学(托)等事宜的代办服务,并负责引进人才的市级资格审核等经办事务

(五)建立考核评估退出机制

为防范道德风险,重庆市建立了“鸿雁计划”入选人才工作成效定期评估制度。在入选人才三年政策兑现期内,由区县人力社保部门会同用人单位按年核查其在岗履职、个税缴纳、资格条件等情况,并对其工作成效进行联合评估。评估结果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评估结果为差或因退休、离职、工作调整等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的,经所在区县人力社保部门核准并报市人力社保局备案,终止其享受“鸿雁计划”待遇的资格。同时,为确保奖励资金安全,“鸿雁计划”规定,凡入选人才及用人单位以弄虚作假的手段骗取、套取奖励补助资金的,按规定追回骗取、套取资金,并将其不良行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5年内不再受理其财政补助资金申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