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举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多举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构建市场化科技服务和技术交易体系要建立专业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交易体系,构建国家技术交易网络平台,以“互联网+”转移转化为核心,连接技术专业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明确科技成果处置、定价的原则,为市场化交易提供明确的规则。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小企业、大品牌”建设的工程等等。

多举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加强持续稳定的科技成果供给

要加强科技领域的前瞻性布局,更加关注颠覆性技术和原始性创新,发挥颠覆性技术和原始性创新在带动技术集群、创造新需求方面的作用。要推动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为成果转化提供源头供给。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充分考虑市场导向和企业的需求,进一步优化项目形成机制。要加快论证启动面向2030年的科技重大项目和工程,加强资金资助方式的创新,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进一步完善“沿途下蛋”的机制,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继续加大对大学、科研院所持续稳定的支持,强化部署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形成体现国家意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引领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要加快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形成一批战略目标明确、运行开放高效、资源整合能力强的产业技术创新力量,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二)构建市场化科技服务和技术交易体系

要建立专业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交易体系,构建国家技术交易网络平台,以“互联网+”转移转化为核心,连接技术专业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建设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国家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开展信息发布、融资并购、公开挂牌、竞价拍卖、咨询辅导等专业化服务。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明确科技成果处置、定价的原则,为市场化交易提供明确的规则。要支持地方和有关机构建立完善区域性、行业性技术市场,形成不同层级、不同领域技术交易有机衔接的新格局。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汇交和发布,制定科技成果信息采集、加工与服务规范,推动各类科技计划、科技奖励成果存量与增量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构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要发布一批带动作用大的科技成果,要加强科技成果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向社会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精准科技成果信息。

(三)多渠道增加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

资金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力量,要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的杠杆作用,采取设立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加大对技术转移机构、基地和人才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地方设立创业投资引导、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营等专项资金。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培育发展天使投资人和创投机构,鼓励有条件的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建立投资基金,支持初创期科技企业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要利用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平台,支持创新创业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资产债权化等方式进行融资。要支持银行探索股权投资与信贷投放相结合的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组合式金融服务。

(四)培养专业化的成果转化人才队伍(www.daowen.com)

要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健全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机构,建设一批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要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作用,依托有条件的地方和机构,建设一批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要更加重视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多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共同开展“研发众包”等模式探索。推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课程,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快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军人才,纳入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计划,推动建设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畅通职业发展的通道,鼓励和规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符合条件的科技人员从事技术转移工作。充分利用国际化的技术转移人才,积极从国外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强与国际技术转移组织的合作,联合培养国际化的技术专业人才,建立具有国际视野的成果转化专业化人才队伍。

(五)加强政策落实和统筹协调

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注重从顶层设计和研发布局来解决科技经济脱节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制度,加快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要健全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允许地方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先行先试,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推动国防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建设国防科技工业成果信息与推广转化平台,梳理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项目。发布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转化目录等等。

(六)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要继续建设一批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专业化众创空间,构建一批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星创天地”,为创业者提供技术研发服务。推动大学生和草根创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数据文献等向创新创业者开放。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小企业、大品牌”建设的工程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