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系统锁定引发的耦合效应

系统锁定引发的耦合效应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耦合效应主要体现在主体企业与协作企业之间,从协作企业到主体企业再到顾客,这条价值创造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最终的经营绩效。主体企业对协作供应商的系统锁定可以获得耦合效应,耦合可以达到以下目的:第一,提高协作企业对主体企业的快速响应和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系统锁定引发的耦合效应

在企业商业模式中,系统锁定是高于内部化的阶段,相互锁定的主体企业与其供应链伙伴不仅从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从要素上进行了整合,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了互补、融合、协同的耦合模式。内部化的运作过程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锁定则达到了资源效率不断改善的结果。

锁定状态可以用耦合来描述,耦合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锁定下的供应链系统耦合,首先必须达到结构性协同与功能性协同,主体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增加交易频率,提高分工水平,增加信任与合作,以及对专用资产的投资意味着供应链企业之间能够产生功能耦合,形成各种循环结构。

耦合效应主要体现在主体企业与协作企业之间,从协作企业到主体企业再到顾客,这条价值创造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最终的经营绩效。主体企业对协作供应商的系统锁定可以获得耦合效应,耦合可以达到以下目的:第一,提高协作企业对主体企业的快速响应和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耦合状态下,协作企业能够随着主体企业的变化而快速变化,当主体企业对协作方的需求发生改变时,这种改变通过一定的传导渠道作用在协作方,协作方进行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的需求。但是反馈是需要时间的,在组织间关系以线性联结方式为主的情况下,就会存在反应的“时滞”现象,而在耦合状态下,类似电磁学的“场效应”,当一端发生改变时,耦合的另一端适时改变以维持原有的关系,这样,协作方对核心需求的响应更加迅速,从而提高了系统整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第二,耦合使系统的总目标与各个子系统目标之间产生一致性。耦合建立的多种反馈机制,使总目标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同时还可以通过各个功能子系统的最优组合和相互协同作用达到整体功能最优,负效应最小。第三,耦合还使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适应机制。价值网络由众多的子系统组成,是一个在空间、时间、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通过耦合提高了整个价值网络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并利用外部环境促使系统内组织间关系的演进,达到内外部的协同。(www.daowen.com)

主体企业与供应企业通过建立反馈控制机制,使系统总目标与子系统目标之间产生一致性。在管理方面,协同则反映系统耦合后,各项管理制度、方法、程序的协调一致性及管理导向与系统目标的一致性。除此之外,文化协同也是系统耦合的补充,来自不同企业的文化反映出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的差异,在处理顾客价值最大化与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的矛盾时,将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得不到有效的协同,致使价值网络系统耦合瓦解。

系统耦合使各个成员建立密切的、长期的和可信赖的伙伴关系,这种锁定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式结构联结和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耦合的各方其动态响应十分迅速,而传统机械式连接的供应链存在响应的时间滞后,耦合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一定的生态特征。构造和发展一个能使价值增值、模式共存的生态系统需要打破价值网络中的企业固有的边界和壁垒,重建相互之间的界面关系,这种生态系统要求伙伴间的组织结构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不同组织间的资源只有在相适应的商业模式、组织管理文化等因素协调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良好的整合并增强供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