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造扶贫品牌,建设扶贫基地

创造扶贫品牌,建设扶贫基地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贵州深入推进种养殖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贵州省扶贫基金会利用公益组织整合社会资源优势,敢于尝试,打造贵州首家公益综合服务基地——贵州扶贫馆,积极推动农产品上行。贵州省扶贫基金会发动全民参与爱心公益,提升扶贫的质量和效率。

创造扶贫品牌,建设扶贫基地

贵州深入推进种养殖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贵州省扶贫基金会利用公益组织整合社会资源优势,敢于尝试,打造贵州首家公益综合服务基地——贵州扶贫馆,积极推动农产品上行。贵州扶贫馆将绿色农产品、文化旅游、交易物流、美食娱乐、文化艺术、品牌孵化、网红直播等融合,是集产品交易、文化娱乐、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贵州扶贫馆将链接各市州县农业产业、旅游产业、地方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等资源,实现资源互通、高效整合,吸引政府机关、企业大宗采购,引入游客参观消费,导流线上人群下单,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营销,构建信息流为核心点、物流与文旅流为半径的公益扶贫生态圈,让黔货走出贵州,实现农业品牌溢价,提升产品价值与竞争力。

贵州省扶贫基金会发动全民参与爱心公益,提升扶贫的质量和效率。通过长期实践,贵州省扶贫基金会创建“三链一帮”扶贫模式(即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脱贫链,东部帮扶西部、富裕帮扶贫困)。用产业价值达到经济价值,用经济价值实现脱贫价值,用脱贫价值塑造人文价值,推动国家对口帮扶政策长久落地,营造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良好氛围。(www.daowen.com)

通过结对子、订单帮扶等公益活动传递爱心,贵州省扶贫基金会策划了“千村帮万村,消费助脱贫”活动,以及“山与海的穿越”“山与湖的守望”等沿海城市富裕家庭与贵州贫困家庭结对活动,在沿海城市富裕村镇推广贵州扶贫的全新模式,号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将爱心消费与脱贫精准对接,助力贫困地区群众增收,实现爱心、慈善和消费完美结合。

从公益行为上突破贵州农产品形象,将单一产品组合成“善行礼包”项目,汇集贵州农产品。贵州省扶贫基金会以多种产品礼包形式向爱心企业推荐,同时,根据不同企业需求,按刚需产品、健康产品、生态产品、休闲产品等不同类型组合成各类功能礼包,提出“关爱贵州农民小康、关注全国人民的健康”的口号,鼓励农民靠生产脱贫、靠双手致富,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产品渠道,以“认购认养”“买产品、献爱心、促脱贫”的方式助力脱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