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现西藏乡村经济转型的基本路径

实现西藏乡村经济转型的基本路径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种植业、畜牧业是西藏乡村广大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主要的经济活动。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农牧结合、协调发展”的方针,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西藏乡村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西藏乡村中具备这类特点的不同景观和产品分布广泛,却基本上都锁在深闺。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来寻求西藏乡村经济中微观层面上的竞争优势。

实现西藏乡村经济转型的基本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乡村经济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出现了低消费水平基础上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粮食过剩;那曲、阿里、昌都则普遍出现粮食总量不足现象。另外,农牧民增产不增收、种植结构单一、优质农牧产品相对不足、产品特色不明显、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等问题日益凸现。

(一)重新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和优化乡村经济结构

对乡村生产要素进行重新配置,调整和优化乡村经济结构是实现西藏乡村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乡村经济转型的首要任务。在进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牧民的经营自主权,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从而全面提高整个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具体而言,首先要考虑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的结构调整。在西藏中部地区(主要指雅鲁藏布江中部和拉萨河、年楚河流域),由于地理、气候、生产条件较好,城镇相对集中,人口密度较高,应以生产粮食为主,同时积极发展林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另外,考虑到青稞占西藏粮食总产量的59%,属地方习惯种植和消费品种,尽管口粮消费市场容量有限,但可尝试深加工开发,比如可开发市场前景看好的青稞酒。关于粮食种植的优化还可考虑从欧洲、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引进优质啤酒大麦品种进行试种。关于经济作物的调整要注意到西藏油菜籽生产远不能满足当地需求的现象和邻国尼泊尔对菜籽油有较大需求的情况,可适度扩大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西藏的纯牧区面积广大,乡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应放到牧业发展上来,这是乡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心。西藏畜牧业的主要产出有肉、酥油、毛、皮、绒、奶等,经济价值高,在国内外市场均享有很高声誉,通过产品深加工可获得高附加值和经济收益。因此,调整牧业经济结构应在从低效畜牧业向高效畜牧业转变、从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化经营转变的同时,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扩大加工范围,提高深加工质量,形成规模,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并通过活跃的边贸市场扩大出口份额,培育持续性和日益广阔的市场空间。西藏有4 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已有较正式的边贸市场28个,为调整牧业结构、扩大商品出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种植业、畜牧业是西藏乡村广大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主要的经济活动。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农牧结合、协调发展”的方针,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西藏乡村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二)整合乡村劳动力市场,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

乡镇企业作为乡村非农产业的重要构成,在就业和乡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乡镇企业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引导农牧民从事第二、三产业,促进乡村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是增加农牧民收入和脱贫致富、实现乡村经济转型的又一重要途径。与全国以及其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相比,西藏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低、规模小、经营种类少。目前,西藏乡村小城镇建设的顺利推进为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二者互为促进、共生共荣。因此,要深刻认识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发展和实现乡村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积极扶持、合理规划、适当集中、加快发展”的原则,充分运用国家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乡镇企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前景。要积极发展对外横向联合,吸收和借鉴内地和西部其他省区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联合开发,扩大西藏乡镇企业规模,提升产品与企业的水平。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乡镇企业应立足于本地资源,逐步在传统产品和传统技术中融入新的技术和经营因素,从家庭经营、联户经营和小规模经营逐步向高附加值和现代化经营方式扩展,为提升乡镇企业水平和规模,以及实现乡村经济转型提供重要基础。

(三)为建立乡村经济的市场体系奠定基础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西藏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西藏乡村经济转型的目标。长期以来,西藏乡村经济的市场化发育迟缓,农牧民的市场意识淡漠,农牧业商品率低于全国水平,农牧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流通渠道不通,信息不充分,有效的市场中介机构十分匮乏,因此,在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前提下实现乡村经济转型,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应合理引导农牧民的消费习惯,促进乡村需求的多样化程度,进而刺激乡村市场经济的发育。其次,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作用,提倡联合经营和多种经营,树立品牌意识,打好绿色牌、高原牌、民族牌,充分运用旅游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大力促进市场的繁荣。再次,从西藏实际出发,构建适应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乡村市场服务体系,其中包括政府下属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社区合作建立的综合服务机构、企业为农牧民提供的综合服务组织和农牧民协会的服务项目等内容。

(四)寻找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构建乡村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

西藏经济要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转型,必须寻找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竞争优势。西藏乡村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尚未对其中潜在的特色优势进行充分开发。例如,拉萨市110公里外、地处拉萨至日喀则交通干道旁的尼木县吞巴乡,是著名的藏香产地,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与独具民族特色的工艺流程更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湍急的流水带动水轮,轮轴推动磨杆将石槽中的特种木料——尼木藏香的主要原料研磨成浆。整个制香环境和工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清新和谐中演绎古老文化的内涵。这种独具特色的产品及其生产工艺与环境,集物品、观赏、文化传递等多种因素于一体,如果合理开发后进入市场无疑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西藏乡村中具备这类特点的不同景观和产品分布广泛,却基本上都锁在深闺。因此,寻找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以此为基础构建乡村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兼具合理性和可行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来寻求西藏乡村经济中微观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建立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和生态农业,发展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的绿色和特色食品,并通过“订单农业”和“公司+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发挥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以特色产品与特色经营作为进入市场的竞争优势。注意提高生产与经营的专业化程度,发展包括乡村专业合作社、营销协会、农产品批发市场、外销窗口等促销与销售的多种渠道,刺激农牧业商品的增值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不可或缺。政府应制定政策,通过税收优惠、贴息贷款等方式扶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达到推进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的目的。政府还应鼓励科研单位与龙头企业联营,加强企业与科技部门、高等院校和技术推广部门的合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安全优质产品,培育、提升和扩展乡镇企业的竞争优势,为有效形成乡村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提供样板和模式。(www.daowen.com)

(五)有效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西藏乡村经济转型的根本

西藏乡村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劳动力逐年增多,然而西藏人力资源素质偏低的现实却从根本上约束了西藏乡村经济转型进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提高乡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可防止新文盲的产生,向农牧民大力宣传科学技术知识,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面对农牧民广泛开展文化知识培训,发展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崇尚科学的新型农牧民,尤其是加强技术骨干的培养并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对西藏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极具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六)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西藏乡村经济转型

在西藏乡村经济转型过程中应注重科技手段的应用,积极推广品种改良,促进新产品开发,传播和推进适用技术与现代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转型的意识,逐渐提升科学技术作为新型生产力要素的比重。首先,要重视和加强农牧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当前,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趋势对农牧科技工作提出迫切要求,必须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三个重点”和“三个突破”作为发展农牧业科技的纲领。“三个重点”包括以基层农牧科技人员的培训提高为重点、以农牧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为重点、以引进适应高原种植的作物优良品种和本地畜种改良为重点;“三个突破”指在“绿色证书”的推行上有重大突破、在农牧实用技术的推广范围和效益上有重大突破、在农作物品种和牲畜畜种改良上有重大突破。只有坚持这个方向,才可能实现农牧业生产从依靠传统经济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其次,国家应调整对口援藏的重点和方式,加大援藏工作重点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力度。长期以来,国家及地方对口的援藏工作主要集中在城镇,为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加快城镇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对于基础设施条件简陋、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落后的西藏广大乡村,援藏工作的延伸却极为有限。在今后的工作中亟须将援藏重心从城镇转向乡村,为实现西藏乡村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要将重点放在科技援助乡村之上。具体而言,一是发展乡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牧民的素质,通过普及种植业适用技术等业务培训,提高种植业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扶持“退牧还草”移民,使处在恶劣生存条件的农牧民获得基本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三是帮助西藏乡村与国家和区域性农业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援助关系,为西藏乡村培养人才提供交流机会和技术成果转让推广渠道,倡导和扶持西藏乡村亟须的生物、种植、林业、草场、藏药等适用技术、农牧业监测控制技术及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切实加大西藏乡村科技的援藏力度。

(七)寻找多种途径,提高农牧民收入

乡村是农牧民生存的根基和基本空间。在广阔的西藏乡村生活和居住着占全区总人口80%以上的农牧民。农牧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是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西藏稳定的基本保障。换言之,离开提高农牧民收入去奢谈西藏经济发展与西藏乡村经济转型,无疑是空谈。针对这个问题,党中央明确指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衡量西藏发展战略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并提出了“到2010年力争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进入全国中等行列”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年平均收入水平由1978年的人均175元增加到2000年的1 331元,绝对贫困人口数量迅速下降。但是,由于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乡村经济和农牧民生活的相对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我国平均水平,更无法望及沿海发达地区农村之项背,甚至呈现出西藏乡村整体的相对贫困状态。例如,2005年全区人均产生总值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5.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3.8%,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与内地相比差距很大。[5]因此,在西藏乡村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农牧业和乡村经济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农牧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广辟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上述目标,首先要在实现农牧业生产从追求农牧产品数量增长向提高效益转变上下功夫,逐渐放弃粗放型经营而代之以集约型经营。其次,变以往的农牧业支持工业化发展模式为今后的工农业协调发展模式,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彻底扭转重工轻农的倾向。再次,将以往的重城镇轻乡村转变为城乡共同发展,改善和修改那些照顾城镇而忽视乡村的做法和政策。另外,从制度层面上考虑增加农牧民收入问题,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把增加农牧民收入问题列入西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制定有效的实施措施。同时,国家建设项目和对口援藏建设项目应发挥重大作用,为基础设施最薄弱的乡村提供援助项目和配置资源,为农牧民增收构建良好环境和条件。农牧民应当发挥主创精神,把借助国家和各个地方的援助力量与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相结合,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形成制度。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西藏乡村经济转型创造基本条件

西藏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广大农牧区“行路难、用电难、看病难”仍是普遍现象,常能源匮乏、自然生态体系脆弱等问题严重困扰着西藏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乡村经济转型的顺利推进。面对这种状况,自治区党委提出,“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强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一定要放在解决瓶颈制约上”。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首先是加强乡村公路建设,抓住青藏铁路通车和筹划支线建设的机遇,做好铁路主干线和支线沿线县站(点)建设,为建立乡村交通设施奠定根基,提高乡镇、行政村的通达深度和通过能力,力争在2010年达到所有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公路的目标。其次是以“农牧民安居工程”为龙头,建设尽可能覆盖面广且质量可靠的水电道路、通讯邮政、广播电视、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再次是加强能源的建设开发,以水电为主,发挥西藏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切实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能源短缺问题。另外,坚定不移地执行最严格的耕地和草场保护制度,有效推进“退牧还草”工程,加强农田、草场水利基本建设,增加保灌面积,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抗灾能力,在条件合适的地方建设一批饲草料基地,为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基础。各级政府应当调整财政政策和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坚持财政投入向农牧区倾斜、向县以下基层倾斜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和引导援藏资金,同时吸引民间和企业的投入,为西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