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增值税税收风险分析预警指标探究

增值税税收风险分析预警指标探究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比率分析指标1.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指标。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预警范围:指标值≥10%。5.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指标。(二)弹性分析指标1.纳税人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指标。

增值税税收风险分析预警指标探究

(一)比率分析指标

1.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1)指标。

①指标值1=(一般纳税人本期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上期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上期专票使用量×100%

②指标值2=一般纳税人本期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上期专票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范围:指标值1≥30% 并且指标值2≥10份。

(4)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库存现金”以及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科目。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

(1)指标。

税负率变动率=(本期税负率-上期税负率)÷上期税负率×100%

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范围:指标值≥30% 或者指标值≤-30%。

(4)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销售、应收账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

3.海关完税凭证抵扣进项占比异常

(1)指标值=海关完税凭证抵扣进项÷当期进项税额×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可能存在取得虚开、虚假或不合规定的海关完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及虚列费用的问题。

(3)预警范围:对纳税人取得海关完税凭证抵扣进项占当期进项税额比例过高或月单笔抵扣进项超过20万元(含)情况进行监控。

(4)检查重点:海关完税凭证及抵扣进项。

4.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

(1)指标。

指标值=(本期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控制额-1)×100%

进项税额控制额=(本期期末存货金额-本期期初存货金额+本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外购货物税率+本期运费进项税额合计

(2)问题指向:将纳税人申报进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控制额进行比较,若申报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则可能存在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应重点核查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是否抵扣;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及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是否按照规定做进项税额转出;是否存在取得虚开的专用发票和其他抵扣凭证问题。

(3)预警范围:指标值≥10%。

(4)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将外购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申报抵扣,结合“营业外支出”“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的变化,判断是否将存货损失转出进项税额;结合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分析其他、农产品等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虚假抵扣进项税额问题。实地检查原材料等存货的收发记录,确定用于非应税项目的存货是否作进项税转出;检查是否存在将外购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无偿赠送等而未转出进项税额问题;检查农产品发票的开具、出售人资料、款项支付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虚开问题。

5.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

(1)指标。

指标值=(进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100%

进项税额变动率=(本期进项-上期进项)÷上期进项×100%

销项税额变动率=(本期销项-上期销项)÷上期销项×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纳税人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应重点核查纳税人购销业务是否真实,是否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已满的纳税人。

(3)预警范围:指标值≥10%。

(4)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业务是否真实,是否存在销售已实现,而收入却长期挂在“预收账款”“应收账款”科目的问题。是否存在虚假申报抵扣进项税问题。结合进项税额控制额的指标进行分析,控制额超过预警值,而销售与基期比较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的话,实地查看其库存,如果已没有库存,说明企业有销售未入账情况;如果有库存,检查有无将购进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进行虚假申报抵扣的情况。

6.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比异常(www.daowen.com)

(1)指标值=当期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当期进项税额×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可能存在取得虚开、虚假或不合规定的运费发票抵扣进项税额及虚列费用的问题。

(3)预警范围:对纳税人取得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当期进项税额比例超过10%或月单笔抵扣进项超过10万元(含)情况进行监控。

(4)检查重点:实地核实纳税人生产能力、库存商品的情况,核实购进业务的真实性,对运费发票的历程、单价进行询问并判断其合理性,检查支付款项。

(二)弹性分析指标

1.纳税人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1)指标。

指标值=销售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

销售额变动率=(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100%

应纳税额变动率=(本期应纳税额-上期应纳税额)÷上期应纳税额×100%

(2)问题指向: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或扩大抵扣范围而多抵进项的问题。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

(3)预警范围:指标值不接近1。

(4)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的主要经营范围,查看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经营方式以及征管范围界定情况,以及是否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货物;查阅仓库货物收发登记簿,了解材料购进、货物入库、发出数量及库存数量,并与申报情况进行比对;审核企业明细分类账簿,重点核实“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在建工程”等明细账,并与主营业务收入、应纳税金明细核对,审核有无将收入长期挂往来账、少计销项税额以及多抵进项税等问题;审核进项税额抵扣凭证、检查有无将购进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进行税额申报抵扣的情况。

2.纳税人销售毛利率变动率与税负率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1)指标。

指标值=毛利率变动率÷税负率变动率

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毛利率变动率=(本期毛利率-基期毛利率)÷基期毛利率×100%

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税负率变动率=(本期税负率-基期税负率)÷基期税负率×100%

(2)问题指向: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或扩大抵扣范围而多抵进项的问题。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

(3)预警范围:指标值不接近1。

(4)检查重点:针对收入疑点,核实原材料等购进、验收、入库、领用、周转等收发货登记记录;调查用电量,测算产品能耗,检查工资表和费用,推算生产能力;检查账单,了解资金流量,结合购销合同,分析材料购进及货物销售数量及价格;审核收款记录,将收款与开票情况进行核对;检查存货分配情况及“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借方发生额,是否用于非应税项目;检查“经营费用”“管理费用”业务,是否存在将外购存货用于非应税项目、职工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检查农产品发票的开具,判断是否存在虚开问题。

(三)对比分析指标

1.所得税申报收入与流转税申报收入差异

(1)指标值=流转税申报收入-所得税申报收入

(2)问题指向:所得税申报收入小于流转税申报收入,可能存在收入未申报等问题。

(3)预警范围:指标值不等于0。

(4)检查重点:企业申报时,流转税申报收入与所得税申报收入。

2.消费税申报收入与增值税申报收入差异

(1)指标值=增值税申报收入-消费税申报收入

(2)问题指向:消费税申报收入小于增值税申报收入,可能存在增值税收入未申报缴纳消费税等问题。

(3)预警范围:指标值不等于0。

(4)检查重点:企业申报时,增值税申报收入与消费税申报收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