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财务工作效率——我的建议

提升财务工作效率——我的建议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年年搞财务大检查,年年发现巨额违纪资金,且在不断增加之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深入进行改革,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税收体制、财政体制、企业财务体制及各项规章制度,才能逐步减少乃至克服各种违纪现象。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工作具有强大推动力,而政治思想工作则是搞好财政工作的重要保证。

提升财务工作效率——我的建议

一年一次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它对于纠正不正之风,端正党风,保持良好的经济秩序,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增加财政收入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人们普遍反映,这次大检查“声势大,很扎实,效果好”,是非常必要的,十分及时的。

检查中揭露出来的大量事实说明,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是十分普遍、十分严重的。比如全国检查出有问题的户数平均占已检查户数的一半左右,其中,国营企业占30-40%,集体企业占50%左右,个体户占70-80%。而且,违纪金额还有增加的趋势。1981年检查出违纪金额37亿元,补交入库12亿元;1982年检查出违纪金额47亿元,补交财政收入23亿元;1983年检查出违纪金额42亿元,补交财政收入22亿元;1985年仅截止11月底则检查出违纪金额80多亿元,能增加财政收入48亿元,已人库30亿元。我省亦然,违纪金额也是逐年增加的趋势,1983年以前是三四千万元,1984年达到1.1亿元,1984年重点检查了农业教育两个部门,违纪金额已达8千万之巨,而1985年违纪金额达到1.5亿元,有问题的户数占已检查户数的50%左右。

年年搞财务大检查,年年发现巨额违纪资金,且在不断增加之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产值、利润、则政收支规模增大的客观因素之外,法制观念淡薄,财经纪律松弛,规章制度不健全,改革措施不配套,职工队伍素质低,监督检查不力,管理工作跟不上,政治思想工作薄弱等,皆是重要原因。比如,由于税收政策法令的宣传不够广泛深入,许多人不了解税法的严肃性,分不清税与非税的界限,有的以权代法,有的偷漏税收,有的党政和企业领导身为国家干部,但不是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上维护人民利益,而是从本地区、本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出发处理经济关系,甚至公开抗税违反国家财政制度。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旧的制度不适用了,新的制度又未完善起来,比如粮食购销上多种价格的存在被一些人倒卖、套取补贴钻了空子。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之后,如何使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适应新的情况和问题,也有一个过程。特别是财会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低,青黄不接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党的财政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和财税工作的质量。还需要指出的是,政治思想工作薄弱,精神文明建设抓得不紧,不能有效的抵制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和腐朽思想的侵袭,致使一部分职工忘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忽视了社会主义的纪律,助长了个人主义和金钱至上的不良倾向。

违纪金额巨大、并不断增加的原因是复杂的,解决这个问题,也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第一,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推进四化的根本保证,也是克服违犯财经纪律的最终出路。只有深入进行改革,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税收体制、财政体制、企业财务体制及各项规章制度,才能逐步减少乃至克服各种违纪现象。

第二,合理解决财务开支标准。现在的财务开支标准,许多是过去制订的,与当前的物价水平消费水平很不适应,有些虽经改革,仍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如医药费开支,远不能适应药品涨价、治疗费用提高和老职工增加、健康水平下降的实际,有的单位职工医药费开支高出标准两倍多,而低于规定的标准的则根本没有。会议费标准经改革后虽有拉高,但也难以行得通。其他开支标准也有类似情况。由于规定标准不符合实际情况,便产生了多报人数、天数套取住宿费的问题,与其暗中贴补,不如摆在明处,规定一个合理的开支标准为好。

第三,切实改进专项资金的分配和管理工作。现在专项资金条条管的多,计划下达迟,执行进度慢,结转多、效益差,而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又很大。有些年份地县财力仅占全省财力的43.8%,而支出则占全省支出的68%,多是由各主管部门下达的专项资金所支出,由于是“戴帽下达”,主管部门鞭长莫及难以管理,地方财政部门也不便监督,造成很多漏洞,违纪金额不少。应当按照简政放权的改革精神减少条条管理的比例,增加块块管理的比重,省级主管部门则主要管好宏观指导、信息服务,地方财政部门则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这样,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可堵塞漏洞,减少违纪现象。

第四,切实加强财务检查、监督工作。财力的“一收一支”同检查监督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缺乏监督不利于财政职能的实施,应当完善监督检查的机构和人员,努力使监督检查工作适应新情况。(www.daowen.com)

第五,进一步明确企业奖励基金的开支范围。现在什么支出都在奖励基金中开支,包括浮动工资、套级工资、各项社会摊派等,而奖励基金又不够开支,不得不挤占成本,乱列营业外支出。地县的中、小企业中这类问题尤为突出,不进成本便无法开支,进了成本又是违纪的。不从开支渠道上解决违纪问题是不现实的。

第六,特别是要加强在各地、州和市、县的中央和省属企业的财务管理。这次大检查中查出的较大违纪金额多数在部分企业,原因是主管部门管不过来,地方财政部门不便管理,应当从两个方面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七,应当切实改进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办法。不论在我省,还是全国,预算外资金的绝对数额都很大,而且增长速度很迅速。这部分资金虽不是国家财政的,但对国家财政和整个国民经济影响很大,控制基本建设规模、控制消费基金增长速度和稳定物价,都离不开对这部分资金的管理。已不是该不该管的问题,而是慢一点和快一点的管理、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因此,管理预算外资金是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的。

第八,切实抓好财会干部的智力开发。我省财会队伍的文化业务水平低的问题十分突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得多。许多财税职工不愿甚至不敢进企业,怕发现不了问题、怕碰钉子、怕下不了台。今后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抓好短期培训、业余学习和业务职称评定。我省财会职工培训基地已初具规模,今后应当把重点放在巩固提高上。只有从根本上提高财会干部队伍的政治、文化和业务水平,才能提高财会工作的质量。

第九,认真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工作具有强大推动力,而政治思想工作则是搞好财政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努力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振兴中华、献身四化的精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财会干部队伍,才能完成财会部门担负的工作任务。

第十,坚持进行每年一次的财务大检查。当前经济秩序之所以比往年明显好转,大检查开展的好是重要原因。以后即使是措施配套了,规章制度健全了,管理工作加强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违犯财经纪律的现象仍然会存在,因此,在搞好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工作的同时,要定期进行税收、财务大检查,把它作为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