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推动经济转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要未雨绸缪,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以积极主动的“转型升级”,抑制经济增长的趋势性调整,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为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要在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此测算,未来几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要保持在7%左右。当前,我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调整、趋势性调整因素和历史积累的矛盾交织叠加,发展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今后保持7%左右的增长并不容易,如果没有转型升级作支撑,这样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是我们的中国梦,现在“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代人手中,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目标。但必须看到,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总量虽然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还排在全球的80多名,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但按照户籍计算只有35%,发达国家多在80%以上,世界平均水平也达到53%左右。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仍然较大,按照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贫困人口。经济总量大但不代表强,据世界经济史权威专家计算,182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例达到33%,但这并没有遏制住西方列强后续发动的对华战争。现在我们已经是经济大国了,但还不是经济强国。或者说是大而不强。可以这样讲,只有加快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我们才能实现由大变强,这是“关键一招”。

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规律看,推动经济转型,打造经济升级版,是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6100美元,进入中上等收入水平。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的规律是,潜在经济增长率会出现趋势性下降。如果没有经济转型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作支撑,经济增长可能持续下降,甚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如果经济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就会累积加剧。国际经验表明,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时期。上世纪60年代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100多个国家,只有十几个国家成功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大多数国家由于发展策略没有适当调整,经济转型升级没有取得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现象。一国要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型升级,日本、韩国做到了,就转变为发达国家;拉美等许多国家没有做到,最终陷入了长期困境。我们推动经济转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要未雨绸缪,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以积极主动的“转型升级”,抑制经济增长的趋势性调整,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为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