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营革新的实用方法

经营革新的实用方法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企业管理人员是经营革新的主导,但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受到上级领导的约束、限制,因此缺少创新的空间环境。企业经营革新目标在实践前就已经融入创新主体的计划当中。当经营革新执行人确立创新目标后,经营革新就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现代化企业为了加快实现经营革新,应该秉承民主、公平的管理理念,从而建立完善的企业决策体系与管理体系。

经营革新的实用方法

现阶段,大多数企业负责人缺少市场宏观意识与忧患心理,导致企业安于现状,经营革新意识、创新能力较弱。尽管企业管理人员是经营革新的主导,但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受到上级领导的约束、限制,因此缺少创新的空间环境。除此之外,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也是创新的主导者,但是也受到企业规章制度的制约,从而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企业经营革新的深入发展。

由于受传统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方式影响,企业经营革新能力较弱,企业创新主体积极性不强,无法表现其价值意义。同时市场经济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缺少良好的自律性。由于上述原因,企业在缺少创新环境中发展,经营革新效果不明显。

企业只有明确具体的创新对象,并树立创新目标,才能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发展。企业经营革新目标在实践前就已经融入创新主体的计划当中。当经营革新执行人确立创新目标后,经营革新就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企业部分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水平较低,企业经营革新的贯彻落实将受到一定影响;此外,企业在经营革新中缺少自觉性与主动性,使企业经营革新流于表面形式(12)

坚持以人为本的准则是现代化企业经营革新的重要路径,也是现代与传统管理方式最为重要的差别,这一准则使现代化企业管理从物像化管理逐渐演变成人性化管理。现代化企业管理只有在满足工作人员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现代化企业要将“人才抢商”管理理念作为企业发展的准则,从传统的以物为核心逐渐演变成以人为核心,并根据各种人才的自身特点,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才创造出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实现环境与氛围的双重培养。与此同时,现代化企业还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强企”战略目标,加快企业人事制度变革,实现人才选用体系的创新与发展,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归属感,从而大力发展与培养高素养专业型人才。

现代化企业管理是内部的系统化、复杂化管理工程,特别是在市场竞争压力大的前提下,复杂化、系统化的企业经营革新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因此,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创新必须要以整体系统为准则。总而言之,企业管理的创新,既包括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防治、管理手段、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又包含企业设计、企业选择、企业实施等行为方面的内容,从而使现代化企业管理具有有效性、实效性、战略性特征,这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中,目标方向的准则是保障企业活动与实际发展有关的准则基础。企业发展的目标方向是高效落实责任制度体系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企业工作人员参与、联动的基本过程,现代化企业通过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明确部门与个人的工程成果。目标方向也是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数据,在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中,要坚持以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且这种效益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企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发展效益的向导。

现代化企业管理要将权利平等贯穿于管理过程中,实现权利与责任的协调发展,并要求企业管理工作人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企业管理中,切勿只享受权利,忽视职责,也不要一味地承担过多的责任而失去自身的利益。通常,企业管理人员授予工作人员一定的权利,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管理的高效落实,这也是确保工作人员履行责任与义务的前提。只有全面落实权利平等准则,才能保障职责有效落实,使企业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因此,企业在坚持以权利平等为准则时,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对用人、选人重视程度,并根据企业内部实际的人员需求,寻求二者之间最为合理的匹配,由此激发出人才与工作人员的最大潜能(13)

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现代化企业应该摒弃传统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方式,将与时俱进的管理观念根植于企业管理建设中,从而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因此,这就需要企业通过现代化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招聘、教育、培训、交易、服务等业务内容,结合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同时,企业在管理中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在科学技术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只有具备优良的创新意识,才能形成反应机制,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此外,企业还要将终身学习的理念根植于管理之中。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需要企业自身不断完善自我,获取最新信息,提高企业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方式、转变管理观念的目的。

在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企业进行经营革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产品的发展、服务的优化、技术的实践以及市场的创新提供必要的基础保证。现阶段,部分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机制,特别是传统家族式企业,如若不抓住经营革新的机会,企业终将会受到风险的波及,从而严重阻碍企业的良性发展。所以,现代化企业在管理建设中,要注重管理的标准与制度体系的建立,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企业的发展定位,划分企业职能体系与管理体系,从而建立健全系统化的管理制度机制,完善企业内部结构,将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与此同时,企业在经营革新中还要建立完善的薪酬机制、分配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监督机制、教育培训机制等,实现企业以绩效优先发展的创新环境,并明确考核的目标、规则、过程与结果,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企业管理才能实现创新与发展。

现代化企业为了加快实现经营革新,应该秉承民主、公平的管理理念,从而建立完善的企业决策体系与管理体系。企业工作人员不但是劳动者,同时也是企业经济利益的创造者,因此企业工作人员应具有企业管理的建议权与知情权。企业在经营革新建设中,可以通过建立民主公平议事细则、组织工作人员参加职工代表会议、创建意见箱等来维护企业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实现企业管理主体与个体的有机结合,并鼓励企业工作人员参与到管理决策、管理事项中,为企业经营革新建言献策。与此同时,企业工作人员是企业建设的重要成员,有责任与意识为企业经营与管理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企业在实现经营革新过程中,要实施民主、公平决策,根据企业责权分明、科学管理等原则,创建完善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体系,打破传统的家长制管理模式,使企业工作人员从工作者逐渐转变成管理者,契合以人为本、权责平等的准则,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变革的契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企业在建设发展中借助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手段,扩展企业的经营范围,并使用数据库、计算机、手机、微信等现代化工具,实现企业无纸质化办公、自动化管理的新局面,将传统的管理方式演变成信息化管理,从而解决企业的经济成本,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与此同时,企业通过提高自身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率,借助互联网技术等手段,创建企业商务销售网站,从而使现代化企业管理系统更加精准、高效、快捷。此外,企业合理使用网络化信息技术对市场大环境展开调查并实施动态检测与预测,便于企业管理做出精准的判断与决策。另外,对于企业商务销售网站中的人际关系、管理方式等,都要做出管理方式的创新,从而适应时代发展趋势。

企业管理文化的创新主要以物质、精神、制度等形式为主,管理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这也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展现,对企业发展、工作人员凝聚力、企业风气等多个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在企业管理文化的创新建设中,企业应该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并发挥企业的引导作用,为工作人员构建创新环境。另外,企业内部还可以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俱乐部、协会等,拉近企业与工作人员的距离,使工作人员与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企业与工作人员的黏度,提高凝聚力,发挥组织的凝聚作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提高企业软实力,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14)

(1) 曹迪.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背景、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3):21-23.

(2) 冯春.企业管理创新的准则与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5-6.(www.daowen.com)

(3) CAMERON K S, QUINN R E. Diagnosing and Changing Organizatonal Culture [M].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1999: 755-757.

(4) SCHUMPETER J A. The creative response in economic history [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47, 7(2): 149-159.

(5) KIMBERLY J R, EVANISKO M J.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n hospital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1, 24(4): 689-713.

(6) AMABILE T M.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88(10): 123-167.

(7) WEST M A, FARR J L. Innovation at work: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J]. Social Behavior, 1989(4): 15-30.

(8) KNIGHT K A descriptive model of the intra-firm innovation process [J]. Journal of Business, 1967(40): 478-496.

(9) 刘阳.新常态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23):81.

(10) 周晓兰.我国新体制下盐业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116.

(11) 周晓兰.我国新体制下盐业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116.

(12) 冯春.企业管理创新的准则与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5-6.

(13) 冯春.企业管理创新的准则与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5-6.

(14) 冯春.企业管理创新的准则与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