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析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问题

解析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问题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金融业通过加强金融创新,下沉机构网点,优化信贷审批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但是,当前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面临很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二)“两权”抵押贷款面临众多困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的“两权”抵押贷款,是破解“三农”有效抵押物不足的重要创新,是加大“三农”金融支持力度的重要举措,但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限制了银行开展相关业务。

解析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金融业通过加强金融创新,下沉机构网点,优化信贷审批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但是,当前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面临很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规范性、有效抵质押物及抗风险能力不足问题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但银行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诸多制约。一是经营主体发展规范性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处于发展初期,由于设立门槛较低,有的仅办理了工商登记,没有办理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证等手续,经营证件不全,管理松散,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银行机构难以准确判断其经营实力。二是抵押担保物依然存在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处发展初期,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缺少有效的资产作为抵质押品。同时,受制于运输、仓储、管理要求高等客观因素影响,农业机械、在库农产品、在栏牲畜难以作为有效抵押品。三是抗风险能力弱,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生产经营易受到季节、气候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经营风险较大,信用风险较高。

(二)“两权”抵押贷款面临众多困难(www.daowen.com)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的“两权”抵押贷款,是破解“三农”有效抵押物不足的重要创新,是加大“三农”金融支持力度的重要举措,但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限制了银行开展相关业务。一是抵押登记难。“两权”确权工作需要经过申报、调查、勘丈、审核、登记和证书发放等一系列环节,过程复杂,耗时长,部分地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推进速度较慢,影响抵押登记力度。二是价值评估难。部分地区尚未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农村“两权”价值评估体系,银行、经营者和政府三方认可的专业评估机构缺乏,且受土地流转程度和地上附着物的影响,各地土地价值评估差别较大,抵押物实际价值公允性不高。三是抵押物处置难。抵押物流转交易市场前景堪忧,加之农民固守意识强烈,抵押物流转交易难度较大;虽然部门地区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但主要限于流转信息的提供,未能有效发挥处置抵押物的积极作用。

(三)“三农”风险相对较高且部分因素制约不良贷款处置

“三农”领域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不良贷款较高,部分政策因素制约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贷款。一是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受限。现行政策规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的对象仅限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和地方政府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且个人贷款不得进行批量转让。上述规定限制了商业银行开展零售类不良资产转让的手段和渠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转让市场的活跃程度和价格水平。二是以物抵债处置方式受到双重征税影响和监管制约。以往以物抵债多为司法拍卖流拍后被动抵债,银行须承担抵债资产接收、处置等税费,还要按其处置以物抵债物品取得变现收入的6%计算缴纳增值税。同时,按照监管规定,如抵债的不动产自接收起超过两年未处置,则风险权重提高至1250%,持有期内资本占用压力明显。三是历史遗留不良贷款以及抵押物权属不清、多重查封的不良贷款,社会维稳原因,部分涉农类贷款的清收处置面临较大阻力,清收难度增加,影响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