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国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演变历程

美国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演变历程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演变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2014年农业法案是这一过程的阶段性演化结果。总体来看,美国农业农村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行的阶段。这是美国第一个专门关注农村发展的法律,明确了农业部在农村发展政策中的领导地位和中心职能。1990年美国《农场法》单列农村发展一章,对农业部农村发展政策及执行载体进行整合,成立了农村发展局。

美国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演变历程

美国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演变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2014年农业法案是这一过程的阶段性演化结果。其中,有些政策保持着历史延续性,如起始于1936年的《农村电气化法》至今仍是重要内容;有些政策随着主要问题和发展重点的变化而形成或取消,如《2014年农业法案》相比《2008年农业法案》在内容上减少了3章,其中畜牧业部分被合并,农产品期货、贸易和税收被取消。总体来看,美国农业农村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行的阶段。在以往对美国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研究中,大都只关注到农业政策,很少关注到农村发展政策。我们将以农村发展政策为重点进行梳理。

(一)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农村电气化政策

为应对经济大萧条、加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936年,美国颁布了《农村电气化法》,为农村电气化设施建设提供低息贷款,被认为是美国当代农村发展政策的开端。这项法律允许合作社利用低息贷款建设农村输变电设备、向电力公司批发电力、承担向农场输送电力的任务等,加速了农村电气化设施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在这项法律支持之下,1935年—1960年美国由中央变电设备送电的农场比重从10.9%上升到97%。该法律出台以后经历了几十次修正,内容不断丰富拓展。1994年,美国把农村电气化司改为农村公用事业署,增加了为农村社区建设现代化用水体系的职能。这一时期,农业发展政策集中在农场经营管理方面,如美国先后出台了《农业信贷法案》、《农业法》、《农场与农村综合开发法》等。

(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农村发展政策向独立化、多元化转变阶段(www.daowen.com)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农村社区非农化迅速推进、人口大量外流,造成城乡结构失衡,亟需全面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1971年,院外集团“美国农村联盟”成立,加速了农村发展政策的独立化进程。1972年,美国出台《农村发展法》,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发展计划,解决农村供水、污水、废弃物管理和农村工业化等问题。这是美国第一个专门关注农村发展的法律,明确了农业部在农村发展政策中的领导地位和中心职能。1980年,美国又出台了《农村发展政策法》,赋予农业部更多农村发展职能,从侧重计划分析转向应对农村社区需要、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开发。其他涉及农村发展的法案开始关注教育培训、住房、灾害救助等。美国农村发展政策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广。

(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农村发展政策与农业支持政策融合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农村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农村发展政策的地位更加突出。同时,以效率和出口为导向、支持大农场发展的农业政策弊端显现出来,农村发展政策与农业发展政策只有做到互补、互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85年美国《食品安全法》还只涉及农业发展问题,1990年、1996年、2002年美国《农场法》就把农村发展作为法案内容,而且农村发展政策的地位越来越高。1990年美国《农场法》单列农村发展一章,对农业部农村发展政策及执行载体进行整合,成立了农村发展局。该项立法还成立“农村商业孵化基金”,为小企业提供发展支持,为农村居民提供创业、商业和金融规划培训、技术与管理支援、领导力培训等服务。2007年《农场法建议》提出把农村发展的财政支持措施从“相机投入”转变为“经常投入”,设立能源资助平台、商业贷款和商业担保平台、商业资助平台、社区计划平台等四大政策平台,合并、整合不同部门分散的发展计划、援助项目以及其他政策工作。美国《农场法》经过几次修订就形成了美国当前农业农村政策框架的基础,被《2008年农业法案》和《2014年农业法案》基本延续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