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

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配第第一次发现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配第、魁奈和斯密的发现和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产业结构的理论在20世纪30、40年代形成,并取得许多重要的成果:霍夫曼定律。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路和路径选择中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包括:平衡发展思路。日本学者从日本自身的国情出发,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

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配第第一次发现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他在《政治算术》(1672)中得出结论:工业比农业的收入多,商业又比工业的收入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价值高。他认为这种产业间的相对收入差异推动了劳动力从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的转移。之后法国的魁奈在其著作《经济表》(1758)和《经济表分析》(1766)中,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条件,成为投入产出理论最早的理论渊源。斯密在《国富论》(1776)一书中提出了绝对成本说,论述了应按绝对成本的高低进行分工,合理配置资源和优化产业结构,开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配第、魁奈和斯密的发现和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产业结构的理论在20世纪30、40年代形成,并取得许多重要的成果:

霍夫曼定律。霍夫曼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1931)通过对近20个国家(1880—1929年)的工业化进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了著名的“霍夫曼定律”,即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持续下降的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1940)通过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资料的整理和比较,总结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即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移,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投入产出。里昂惕夫的《1919—1929年美国经济结构》(1941)对美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分析,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他出版《美国经济结构研究》(1953)和《投入产出经济学》(1966)两书,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为具体测定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定量化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该分析体系成为后来分析产业结构变动的核心工具之一。

二战后大批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自身的发展途径,众多学者们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借助对多国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不断发展和丰富了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路和路径选择中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包括:

平衡发展思路。罗丹在《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1943)一文中认为,由于在经济中存在着资本供给、储蓄和需求的不可分性,诸产业必须同时发展,因而他主张全面大规模地投入资本。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1953)一书中分析了低生产率、低储蓄、低消费和低投资之间的恶性循环,认为要打破这个循环,就必须同时投资各种行业,提倡平衡发展。

不平衡发展思路。赫希曼在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模型,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稀缺性,应把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投入到某些行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

二元结构模式。刘易斯于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阐述了“两个部门结构发展模型”的概念,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和城市现代工业体系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这两种体系构成了“二元经济结构”。(www.daowen.com)

主导产业。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过程》(1953)和《经济增长的阶段》(1959)中,提出了主导部门理论,归纳出了主导产业部门的特征,提出了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三种主导部门扩散效应模式,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不是单个的主导部门,而是主导部门综合体,即由主导部门和与主导部门有较强后向关联、旁侧关联的部门组成的整体。

二是,利用多国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丰富了对产业结构相关理论的研究,包括:

各国经验总结,结构变动趋势研究。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1966)和《各国经济增长》(1971)在克拉克和霍夫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搜集和整理了若干国家的历史数据,从劳动力结构、部门产值结构分析了人均产值与结构变动的关系;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考察了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化的一般关系;分析了结构变动在不同总量增长时点上的状态,通过总结再现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得经验分析更具有一般性。

“发展型式”和“标准结构”。钱纳里和塞尔奎因的《发展型式:1950—1970》(1975),根据101个国家1950—1970年的统计资料,运用130个变量分析比较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共同经历的经济结构转变的全过程。在确定分析结构转变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选择10个基本经济过程来描述几乎所有国家发展的基本特征,并用27个变量规定了10个基本经济过程。然后把收入水平和人口数据作为外在变量对所有这些数据进行一致的统计分析,构造了反映结构转换的主要变量的典型性关系的“发展型式”,同时对“发展型式”进行进一步的复合回归,得出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标准结构”。钱纳里等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1986)进一步发展了“发展型式”的理论和方法,1.通过所谓多国模型的模拟,归纳出工业化的一般特征、结构转变的一般趋势;2.将“需求说”、“贸易说”和“技术说”作为分析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3.把结构转变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根据增长因素的典型变化,对结构转变作了动态分析;4.概括出外向型、中间型和内向型三种工业化的主要类型和发展模式;5.揭示工业化和结构转变的标准型式。

日本学者从日本自身的国情出发,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产业结构的日本学者以筱原三代平、赤松要、小岛清、佐贯利雄和关满博为代表。主要包括:“两基准”和“动态比较费用论”。筱原三代平,除了提出规划产业结构的“两基准”(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理论和重工业化理论外,还提出“动态比较费用论”,从理论上论证了后进国家的幼小产业可以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而得到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雁行形态论。赤松要在研究日本的棉纺工业史时,把棉线和棉纺织品经历“进口—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形式称之为“雁行形态”(1932)。随后赤松要发现“雁行形态”由消费资料转向生产资料,由轻工业产品转向重工业产品,时间上一个比一个要晚一些,赤松要称之为“雁行形态的变化型”。该理论可以用来说明一国国内产业结构的内在变动,即不同产业的兴衰变化过程。之后赤松要以及小岛清等学者进一步拓展了“雁行形态论”,专门研究一国到另一国的产业转移,认为“雁行形态论”还有第二种变化型,“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熟—返进口”,该理论用来描述产业转移引起产业结构的国际性变动。

战略产业领先增长论。佐贯利雄《产业结构》(1981),通过对二战以后日本产业发展过程的研究后指出,共有三组带头主导产业交替领先发展,相继带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日本的产业结构迅速实现了重化工业化,提出“战略产业领先增长论”。

技术群体结构。关满博的《东亚新时代的日本经济——超越“全套型”产业结构》(1993),提出产业的“技术群体结构”(1993)概念和构建了一个三角形模型,并用该模型分别对日本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产业技术结构做了比较研究。核心思想是:日本应放弃从明治维新后经百余年奋斗形成的“齐全型产业结构”,必须促使东亚形成网络型国际分工,而日本只有在参与东亚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中对其产业进行调整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