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周代财政制度及财政分配方式简析

周代财政制度及财政分配方式简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周代制用之法,见于《周礼》者为太宰以九赋敛财贿,即以九式均节财用,太府颁财以式法授之。上所举乃将九种收入(九赋),支配于九种(九式)用途,但王室与政府间之费,不能显示严格之区分。如《礼记·王制》云: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又王室对于诸侯之财政亦时加补助,《周礼·小行人》称:若国札丧,则令赙补之。若国师役,则令槁之。

周代财政制度及财政分配方式简析

一、九式。关于周代制用之法,见于《周礼》者为太宰以九赋敛财贿,即以九式均节财用,太府颁财以式法授之。邦都之赋,以待祭祀(庆贺费),则祭祀之式也。邦中之赋,以待宾客(外交费),则宾客之式也。山泽之赋,以待丧纪(凶礼费),则丧荒之式也。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皇室费),则羞服之式也。邦甸之赋,以待工事(建筑费),则王事之式也。邦县之赋,以待币帛(印铸费),则币帛之式也。四郊之赋,以待稍秣(养马费,即兵费之一),则刍秣之式也。家削之赋,以待匪颁(赈恤费、荣典费),则匪颁之式也。币余之赋,以待赐予(恩给费),则好用之式也(郑注:匪,分也,颁谓颁赐也,好用燕好所赐予)。上所举乃将九种收入(九赋),支配于九种(九式)用途,但王室与政府间之费,不能显示严格之区分。

二、量入为出。古代农业对于自然之控制力比较薄弱,故颇重节用,量入以为出。如《礼记·王制》云: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不足曰暴,有余曰浩。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量入以为出,为古代国计之基本原则。又王室对于诸侯之财政亦时加补助,《周礼·小行人》称:若国札丧,则令赙补之。若国凶荒,则令赒委之。若国师役,则令槁之。(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