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磁针的发明及其功用

磁针的发明及其功用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磁针之发明有人以之与指南车混为一事者实误,指南车相传为黄帝时所作,已详前篇,乃属一种巧妙之车,上有木人,利用机械之自动调节,车虽频转而木人所指之方向始终不变,故与磁针指南无涉。其所述砲与火攻之法,均未见火药之迹,亦无磁针之用。沈氏所言制磁针之法,与今日人工磁针相同。磁针发明于北宋间,迅即传至阿拉伯,更由阿拉伯传至地中海意大利南部。磁针之功用,海洋优于大陆,故在中国之效用未甚显著。

磁针的发明及其功用

中国古代用司南及式盘以辨方位,魏晋以还更有指南车。磁针之发明有人以之与指南车混为一事者实误,指南车相传为黄帝时所作(晋崔豹《古今注》),已详前篇,乃属一种巧妙之车,上有木人,利用机械之自动调节,车虽频转而木人所指之方向始终不变,故与磁针指南无涉。亦犹古代之砲与火药无涉然。磁针与火药,北宋以前无可考,二者均发明于北宋真宗之后,盖北宋真宗景德二年,进士许洞撰《虎钤经》二十卷,献于朝(该书始于太祖建隆三年,成于景德二年,历三十八年成书),详述各种武器之构造与运用,内容甚备。其所述砲与火攻之法,均未见火药之迹,亦无磁针之用。

磁针发明之步骤有二:最初发现磁石吸铁之理,其后乃制作磁针用以辨别方向。考磁石记载首见于《山海经》(该书相传为伯益所作,实为周秦间人所著),晋郭璞有《山海经图赞》云:磁石吸铁,玳瑁取芥,气有潜感,数亦冥会。《管子》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地数》篇)。《周礼·天官》称,《疡医》以慈石治病。秦《吕氏春秋》云:慈石召铁(《精通》篇)。《淮南子》云:磁石能引铁(《说山训》)。凡此足证,磁石吸铁已为当时常识,先秦人既识磁石吸铁之事,嗣乃见诸实用,故秦代宫室建筑曾用磁石为防御武器(见鲍明远《芜城赋》云:制磁石以御冲;注引《三辅黄图》云: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怀刃者止之)。晋人马隆与西羌军战隆夹道,垒磁石,贼负铁铠不得前,隆卒悉犀甲,无留难(《晋书·马隆传》),殆即所谓磁铁战术者是。又《南州异物志》云: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外徼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太平御览·卷九八八》“磁石条”转引)。

当时仅知磁石吸铁,但未见磁针之记载,故尚不知用之以定方位,从地志上研究,知唐时之磁州产天然之磁石,质重,色黑,有吸铁性,故即以磁名其州。迄唐宋之际,乃有磁针之制,此盖观察天然磁矿见其矿缕南北成列,久之遂悟磁性指极之理(“磁”字《说文解字》未记。磁,从石从兹。兹,《说文解字》云:草木益多也。磁,兹声,殆示矿缕兹生之状)。

磁针在唐以前未见记载。东晋义熙年间,中国僧人赴印度归航程中云:大海弥漫无边,不识东西,惟望日月星宿而进(法显《佛国记》)。但至北宋神宗时,朱彧则云:海舶航行,阴晦观指南针(《萍州可谈》)。沈括(北宋润州人)则更记人造磁针之制云: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梦溪笔谈》)。沈氏所言制磁针之法,与今日人工磁针相同。朱、沈均北宋人,以理推之,南朝以后北宋以前,当有以磁针辨方向之发明,惟史证尚阙。至于磁石指南之理,当时无所说明,大概地球两极附近磁矿最旺,全球磁石皆为所吸,故他处磁针可资为指南与北之用,惟东西经度不同之处,各有偏差,亦与宋人所说相合。磁针发明之后,为使方向正确起见,乃继续制成罗盘(亦称罗经),磁针之效于焉大备。溯其经历自周秦迄于唐宋为时约一千三百年,其发明始告完成。(www.daowen.com)

磁针发明于北宋间,迅即传至阿拉伯,更由阿拉伯传至地中海意大利南部。欧洲当1157至1217年(当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至宁宗嘉定十年间),始记用罗盘针航海之事。1302年(当元成宗大德六年),意大利航海家始改制磁针,以针置球点上使之平衡(原来以针置液体上),转动自如。14世纪始作成海洋图,即散那图与威士康特(Sanuto and Vesconte)1318年之罗盘针图。1351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欧洲出版罗稜细安之《航海图记》。1575年(明神宗万历三年),欧洲续出版西方各海、各国航行记,此均磁针应用后之产物。

磁针之功用,海洋优于大陆,故在中国之效用未甚显著。中国堪舆家利用罗盘以勘测坟墓、屋场之地位与方向,实助长风水迷信,其结果夷良田为墓地,耕地为之缩小,又因此助长厚葬之风,以黄金、珠宝、饰物殉葬,财货亦多耗散。惟墓地森林,颇加意培植,其于农业气候亦有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