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阿拉伯文化成就及影响

阿拉伯文化成就及影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材料4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及其影响8世纪到10世纪,是阿拉伯帝国最强盛的时期,也是阿拉伯文化的繁荣时期。医学阿拉伯的医学成就特别杰出。他的主要著作《医学集成》总结了希腊、波斯、印度和早期阿拉伯的医学知识以及个人行医所获得的经验,内容十分丰富,影响很大。他被誉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沟通东西方,对亚洲、欧洲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阿拉伯文化成就及影响

材料4 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及其影响

8世纪到10世纪,是阿拉伯帝国最强盛的时期,也是阿拉伯文化的繁荣时期。

阿拉伯帝国幅员广大,民族众多,帝国境内埃及、叙利亚、两河流域和波斯等地都是古代文化发达地区,各族人民长期接触,相互影响,彼此融合渗透,又吸收了希腊、印度和中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创造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img143

图9-4 阿拉伯数字的演变

数学天文学 阿拉伯人吸收并改进了印度人记数系统,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对数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阿拉伯的数学家确定了三角中的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使三角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花刺子模著名数学家穆罕默德·伊本·穆沙(约780~847)创立了代数学,发明了代数符号。他的代数著作直到16世纪仍是欧洲各大学的主要教本。在天文学方面,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科尔多瓦等地建立了天文台,制作了各种仪器,日以继夜地观察天象,详细记录各种数据,论证了地球是圆的,以太阳为中心,并对子午线长度进行了实地测量,算出地球圆周大约3.2万余公里。著名天文学家白塔尼(858~929年)经过41年的细心观察,著有《恒星表》,成为几百年内欧洲天文学发展的基础。后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其《天体运行论》一书中,多处引证了白塔尼的数据。阿拉伯天文学家用阿拉伯语记录的星宿名称,直到今天大部分仍为欧洲所沿用。

物理学与化学 阿拉伯物理学家对各种物质的比重进行了精密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比重表数据和现代的十分接近。他们运用力学原理制造了杠杆、天平、水钟和自动供水机。他们对光学见解精辟,首先解释人眼的构造,并证明物体上的光线反射入眼中产生视觉的原理。伊本·海赛姆(965~1039)是当时最著名的物理学家。

在化学领域,阿拉伯人注重实验,在此基础上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们改进了蒸馏、结晶、升华、烧焙等化学方法,能够制造酒精、朱砂、硼砂、硫酸、硝酸、升汞、炭酸钠等化学药品。今天使用的一些化学名称如苏打、酒精、硝酸、樟脑等,都来自阿拉伯语。杰出的化学家贾比尔(约721~约815)是“燃素论”的创造者,又是阿拉伯炼金术的鼻祖,他对理论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医学 阿拉伯的医学成就特别杰出。早在一千多年前,阿拉伯医生在施行外科手术时,就注意消毒,使用麻醉剂,对于霍乱伤寒天花等疾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拉齐(865~952)是著名医生和化学家,在外科医术中有很高的成就,曾发明外科上的串线法。他在著名医学论文《天花与麻疹》中,首次提出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疾病及其临床治疗的方法。他的主要著作《医学集成》总结了希腊、波斯、印度和早期阿拉伯的医学知识以及个人行医所获得的经验,内容十分丰富,影响很大。

被誉为“医中之王”的阿维森纳(980~1037)又名伊本·西纳,学识渊博,写有多种医学著作,以百万字巨著《医典》闻名于世。这是一部集各国医药成就,探讨卫生学、药物学和治疗学的医药百科全书,代表了中世纪阿拉伯医药的最高成就,从12世纪到17世纪,曾被西方认为是权威性著作。

img144

图9-5 伊本·西纳像(阿维森纳)

历史学和地理学 阿拉伯历史学最初以记载穆罕默德及其弟子的事迹为主,后又出现了编年史、分类传记和正规历史著作,并有一批知名的历史学家。泰伯里(838~923)所著《编年史》从远古叙述到915年,按伊斯兰教历年代编排历史事件,保存了丰富的阿拉伯史料。马苏第(?~957)曾经游历东西方各地,根据亲身实地考察,结合前人记载,写成《黄金草原》巨著,除记述阿拉伯古代史外,还记叙了包括亚非各国以及希腊、罗马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等。他被誉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

阿拉伯人的地理知识非常丰富,阿拉伯使者、商人和旅行家足迹遍及四方,并且翔实地记录旅途见闻。9世纪阿拉伯商人苏里曼从波斯湾航海来到中国,所写的《东游记》记载了东亚的一些情况。著名地理学家易德里斯著有《世界地理志》,附有详细的地图,曾作为中世纪欧洲的地理教科书。阿拉伯人绘制的早期欧、亚、非地图,经纬度大体与现代地图上位置接近。

img145

文学和建筑、工艺 阿拉伯文学丰富多彩,《古兰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的名著。《一千零一夜》[5]更是阿拉伯人留给全人类的一份宝贵遗产。它最早源于印度,6世纪传到波斯后又吸取了印度、希腊、希伯来、埃及等的民间童话、寓言、轶闻趣事,经过阿拉伯人的加工和再创造,到8世纪广为流传。在几百年的流传中不断修改补充,到16世纪趋于定型。《一千零一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阿拉伯人民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思想内容丰富深刻,是阿拉伯社会生活形象化的百科全书。《一千零一夜》被译成各种文字,受到各国人民喜爱。此外,《安泰拉传奇》与《卡里来和笛木乃》这两部故事集在阿拉伯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阿拉伯文学对欧洲文学发展影响较大,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作品在题材、写法和风格上都曾借鉴于阿拉伯文学。

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宏伟壮观,尖塔、圆顶、拱形结构是伊斯兰建筑的共同特征,因此清真寺格局大同小异,但各地由于受到建筑风格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也有风格和特色的些微差别。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禁止雕刻描绘人物肖像和兽类,但是阿拉伯人匠心独具,运用几何图形、植物图案和阿拉伯文字在建筑物上装饰出精致优美的花纹。

阿拉伯工艺美术十分出色。地毯陶瓷金属制品、玻璃器皿几乎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工”和“艺”完美地结合,是阿拉伯工艺品的一大特点。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沟通东西方,对亚洲、欧洲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img146

图9-6 耶路撒冷圣岩堂(www.daowen.com)

img147

图9-7 清真寺内壁的纹饰

讨论·研究·实践

◎ 思考与讨论

1.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深刻影响。

(提示:可以从伊斯兰教教义、教法两方面入手分析说明。)

2.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有的学者认为“阿拉伯文化被视为‘第三文化’或‘第三相文化’,其中介桥梁作用使东西方文化不仅通过阿拉伯地区得以广泛交流,而且阿拉伯文化本身也同中国、印度、非洲、欧洲各地相互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所谓的‘三相交流’”。(摘自高福进:《地球与人类文化编年:文明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所谓“三相交流”系指中国、印度文化的西渐、阿拉伯文化的东传以及阿拉伯文化的西进。请列举事例说明。

◎ 列举

1.阿拉伯文化是由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请列举阿拉伯文化主要成就。

2.中国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

3.根据课文内容,排列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简况。

img148

◎ 课外学史

《一千零一夜》的书名来自故事的引子:相传古代有个萨桑岛,国王山鲁亚尔因恨王后不忠,将其杀死。以后,他每晚娶一少女,翌晨杀死。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众姐妹,自愿嫁给国王,她每晚给国王讲述一个故事,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山鲁佐德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终使国王悔悟,与她白头到老。

【注释】

[1]伊斯兰:意为“顺从”。穆斯林:意思是信仰安拉,服从先知的人。

[2]哈里发,意即“继承人”,为国家元首,集军、政、教大权于一身。

[3]《古兰经》与《旧约》中的对应人物有:阿丹(亚当)、努哈(诺亚)、易卜拉欣(亚伯拉罕)、易司哈格(以撒)、优索福(约瑟)、穆萨(摩西)、达伍德(大卫)、素莱曼(所罗门)、优努斯(约拿)等。

[4]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祖先是突厥人,原居中亚,14世纪崛起于小亚细亚建立帝国。16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9世纪初,巴尔干半岛诸国先后独立,英法俄等列强争夺帝国领土,一次大战后,仅保有土耳其本部。1923年成立土耳其共和国。

[5]《一千零一夜》:中文译作《天方夜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