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吕氏春秋》与杂家学说的关系

《吕氏春秋》与杂家学说的关系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吕思勉先生曾指出:“《吕氏春秋》,为杂家之始。”[1]这一说法至为允当,这表明《吕氏春秋》的成书标志着杂家学派的形成,而其本身也是杂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吕氏春秋》又称《吕览》,系吕不韦召集其门客所撰。《吕氏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集体编写的文集。

《吕氏春秋》与杂家学说的关系

杂家是战国晚期才出现的一个思想学派,《庄子·天下》《史记·太史公自序》《淮南子·要略》均未专门记载与讨论,唯《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诸子“九流”之一,其著录“杂家”类著作共二十家,四百零三篇,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尸子》《淮南子》《吕氏春秋》等。

关于“杂家”的思想特色,《汉书·艺文志》概括为“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可见,杂家的本质属性,便是“杂”,即综合、融会诸子百家之长而形成自己的学说体系,其优点在于博采众长,兼容并取,其缺点在于多归纳而缺乏自己独到的创见

吕思勉先生曾指出:“《吕氏春秋》,为杂家之始。”[1]这一说法至为允当,这表明《吕氏春秋》的成书标志着杂家学派的形成,而其本身也是杂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www.daowen.com)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系吕不韦召集其门客所撰。吕不韦在秦国为相13年,面临着全国即将统一的新形势,为统一国家做理论准备尽了极大的努力。他效法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等人的做法,大养宾客,从关东各国招揽各派文人、学者,“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2],让他们“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3],“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4]。全书原为161篇,今存160篇,26卷,有东汉高诱注和清代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等本。

《吕氏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集体编写的文集。该书的最大特点是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对先秦诸子百家的理论观点兼容并包,故被称为“杂家”代表作。它的成书是诸子百家逐渐由相互对立走向相互融合的产物,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开启了秦汉之际的道家思潮”[5]。而兵学思想则是《吕氏春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荡兵》《振乱》《禁塞》《怀宠》《论威》《简选》《决胜》《爱士》《贵卒》《召类》等为论兵的专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