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固定资产折旧税收筹划的优化方案

固定资产折旧税收筹划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折旧作为固定资产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转移,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因此它有着“税收挡板”的作用,因为每个纳税期的折旧额的大小,会影响企业当期的应纳税额,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税负。税法赋予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选择权。预计该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不考虑固定资产折旧的利润额为500万元。

固定资产折旧税收筹划的优化方案

折旧作为固定资产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转移,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因此它有着“税收挡板”的作用,因为每个纳税期的折旧额的大小,会影响企业当期的应纳税额,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税负税法赋予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选择权。对于折旧年限,除因特殊原因需要缩短折旧年限的,一般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税法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纳税人希望通过缩短折旧年限的方式来加快固定资产成本的回收,使企业成本费用前移、前期的利润后移,从而获得延期纳税之好处。

从账面上看,在固定资产价值一定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折旧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总额都是一致的,因此折旧总额对成本和企业利润的影响,在整个固定资产使用期间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资金受时间价值因素的影响,企业就会因为选择的折旧方法不同,而获得不同的资金时间价值收益和承担不同的税负水平。由于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各期折旧额在量上不一致,分摊到对应期间生产成本中去的固定资产成本就会存在差异。因此,折旧的计算和提取必然关系到各期生产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的各期利润水平,最终影响企业的税负轻重。这样一来,企业在比较各种不同的折旧方法所带来的税收收益时,就需要采用动态的方法来分析,先将企业在折旧年限内计算提取的折旧按当时资本市场利率进行贴现后,计算出各种折旧方法下在规定折旧年限内计算提取的折旧费用的现值总和及税收抵税额现值总和,再比较各种折旧方法下的折旧现值总和及税收抵税额现值总和,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选择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税收抵税现值的折旧方法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例如张某在2006年拟投资1000万元建立服装厂,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50万元,其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该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该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不考虑固定资产折旧的利润额为500万元。该企业分别采取直线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假定折现率为10%,对企业利润及所得税带来的影响如下表:(www.daowen.com)

可见,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双倍余额递减法与直线法相比,在五年生产经营期内,折旧的现值多出39.61万元,少缴纳所得税9.88万元;年数总和法与直线法相比,在五年生产经营期内,折旧的现值多出35.99万元,少缴纳所得税9万元。在一般情况下,选择加速折旧法可以使企业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相当于企业在初始年份内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而且加速折旧法的这种抵税作用在通货膨胀环境下的作用更加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