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争取中央扩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

甘肃争取中央扩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国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及体制补助四种方式。2000—2008年,甘肃累计财政收入为2188.2307亿元,累积财政支出为3956.3645亿元,两者差额为1768.1338亿元,该差额基本等于此间中央对甘肃的财政转移支付总额[9]。甘肃有43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国总量的7.3%。

甘肃争取中央扩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

目前我国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及体制补助四种方式。甘肃税收规模狭小,使甘肃通过税收返还渠道得到的转移支付资金很少,甘肃应在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等方面进一步争取中央支持。

2000—2008年,甘肃累计财政收入为2188.2307亿元,累积财政支出为3956.3645亿元,两者差额为1768.1338亿元,该差额基本等于此间中央对甘肃的财政转移支付总额[9]。而同期内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累计达30338亿元(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的43.6%),即使不考虑西部各省的人口差异,每省市区平均应得到2528.2亿元。甘肃明显低于西部平均水平。

2009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28621亿元[10],同期甘肃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为745.25亿元,财政支出为1466.66亿元,两者差额为721.41亿元,中央对甘肃的财政转移支付额约占全国的2.52%,与2000—2008年间甘肃所占比重(2.54%)比较,不仅没有增加,相反下降0.02个百分点。未来甘肃在继续争取灾区重建和少数民族区域(如藏区)资金基础上,重点应在以下三大方面争取中央资金。

1.公共基本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一个国家的公民有平等享受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应因公民居住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涵。然而,由于区域经济社会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客观上各地地方政府所能实际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则千差万别,这种差异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解决,也就是说,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应靠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www.daowen.com)

2.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项目。2011年中央财政正式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项目,范围包括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区、海南国际旅游岛中部山区生态保护核心区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省区等。甘肃基本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3.生态扶贫项目。甘肃有43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国总量的7.3%。如果甘肃在反贫困问题上不能取得量的突变,将影响整个的跨越式发展。由于甘肃的贫困人口多半聚居于生态脆弱区和泥石流自然灾害频发区,因此,政府有必要将生态保护与扶贫紧密结合、借鉴宁夏经验、研究确立项目、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在全省实行生态扶贫工程——即通过整体搬迁将生态脆弱区贫困人口整体转移到省内适合生存区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