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化工商注册制度改革,推进企业创新发展

深化工商注册制度改革,推进企业创新发展

更新时间:2025-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以来,特别是自贸试验区启动以来,在工商登记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推进了许多新举措,下一步要以推广复制和提升自贸试验区经验做法为抓手,以新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工商注册制度改革,在源头“放活”。下一步要推广自贸试验区综合监管制度的核心理念,简化证、照审批环节,加强后续抽检、巡查等监管力度,建立“宽进严管”的机制。

通过公司注册成为企业法人、市场主体,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步,只有便捷、公平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才能如李克强总理所讲:“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以来,特别是自贸试验区启动以来,在工商登记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推进了许多新举措,下一步要以推广复制和提升自贸试验区经验做法为抓手,以新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工商注册制度改革,在源头“放活”。重点可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

4.1.1 进一步放宽企业经营范围管理

在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下,对企业严格的经营范围管理是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表现在注册时经营范围表述字库规定严格,另一方面企业变革经营范围必须进行审批,否则超经营范围将受到惩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僵化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民营企业发展需求,需适应商业模式、创业业态层出不穷的要求,不再核准企业经营范围,允许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自行调整不涉及许可的经营范围,并做好税务发票等方面衔接(目前发票类型与经营范围相关),以适应日趋多变的市场环境。

4.1.2 采取更为灵活的企业注册地管理方式

在场所集中登记、简化注册地与经营地分离登记程序等改革基础上,探索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特别是,可借鉴北京中关村等地经验,适应民营小微企业创业需求,允许企业注册地分割细化为创业孵化器中的某一工位,进一步降低企业入市的场地购置成本。(https://www.daowen.com)

4.1.3 进一步推进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转变

浦东较早在行政审批中探索了告知承诺方式改革,将市、区两级能够前置改后置的工商登记事项作了变更。近日国务院又进一步将82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调整或明确为后置审批,体现了国家层面简化工商登记、加强事后监管的改革方向。下一步要推广自贸试验区综合监管制度的核心理念,简化证、照审批环节,加强后续抽检、巡查等监管力度,建立“宽进严管”的机制。

4.1.4 强化政府“一站式”审批服务导航

许多民营经济仅仅发端于一个好的创意,诞生于一个简陋的“车库”,在真正将创意转化为正规公司化运作过程中,在工商登记、税务管理、人力资源、财务法务等方面都会遇到“办事门槛”,也难以像国企、外企一样聘请专门的代理公司处理相关事务,需要政府针对中小微企业创设需求,建立“一站式”的创业辅导、政策解读、相关行政审批事务办理导航等综合服务,减少民营企业注册成立和项目投资的“弯路”,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开展相关综合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