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简介

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简介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点难点短期生产理论中,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成本理论中,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由于每个人既要操作机床,又要做些必要的辅助工作,使机床的生产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结果日总产量为32件,人均产量只有8件。再增加一个人后,就能将绝大部分辅助工作担当起来,有4人盯住机床上,充分发挥了设备的效率,日总产量又增加到54件,人均产量为9件,边际产量为13件。

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简介

➡知识要点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理论基础即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生产函数、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长期生产中两种要素的最优

组合比例及规模经济等;

成本理论中的成本函数,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重点难点

短期生产理论中,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

成本理论中,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www.daowen.com)

引导案例

边际实物报酬是怎样递减的

电工机械厂厂长王钧:现以转盘生产为例,具体说明边际实物报酬是怎样递减的。转盘是我厂大型连续卷管机400多种零件中的关键件之一,用4台机床进行加工。

开始时,我们用4名工人加工,一人一台机床。由于每个人既要操作机床,又要做些必要的辅助工作(如卡零件,借用工具,相互传递,打扫卫生等),使机床的生产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结果日总产量为32件,人均产量只有8件。当增加一个人后,就可以有一个人做辅助工作,其他4个人能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机床上,日总产量增加到41件,人均产量为8.2件,边际产量为9件。再增加一个人后,就能将绝大部分辅助工作担当起来,有4人盯住机床上,充分发挥了设备的效率,日总产量又增加到54件,人均产量为9件,边际产量为13件。这就是边际实际报酬的递增阶段,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当增加到7个人时,由于新投入的第三个人只能担负一部分辅助工作,有一部分时间没活干,因此总产量虽然增加到63件,平均产量保持不变,边际产量反而下降。此后,随着投入的劳动力进一步增加,不但剩余时间越来越多,而且互相干扰,废品率也相应上升,结果平均产量不断下降,边际产量下降更快。直到总劳动力为10人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平均产量从递增到递减,边际产量从最大到0。这就是边际实物报酬递减阶段,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在这以后,当劳动力增加到10人以上时,便人浮于事,人多手杂,职责不清,互相扯皮,废品率进一步增加,导致边际产量为负,平均产量继续下降,总产量也开始下降。这就出现了负报酬阶段。中国有句古话: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看来人多未必是好事。

由此可见,边际实物报酬递减法则,是生产中的一条客观规律,我们应该学好它,用好它,以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