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析垄断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解析垄断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希望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消费者就必须从自己的福利中取出不低于矩形PmPEmA面积的值补偿垄断厂商。图中△AEmE的面积就是经济效率损失。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上述传统的垄断理论可能大大低估了垄断的经济效率损失。

解析垄断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以完全垄断市场为例,如图7-1所示,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产销量来控制市场价格,而且垄断厂商的产销量与市场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面临的需求曲线相重合,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均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曲线在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源于同一点。为简单起见,如图7-2所示,假设该垄断厂商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为常数,即AC曲线和MC曲线重合为一条水平直线。根据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垄断厂商的均衡点为Em,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分别为Qm和Pm。显然,这个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即Pm>MC,这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再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给的支付超过了为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所以垄断厂商的均衡状态,也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状态,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因此需要帕累托状态改进。如果让垄断厂商增加产量,让消费者以低于垄断价格但大于边际成本的某种价格购买该单位产量,则垄断厂商和消费者都从中得到了好处,即垄断厂商的利润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福利也进一步提高。这就是说,垄断厂商在其均衡产量Qm的基础上增加产量,就是垄断厂商均衡状态的帕累托改进。当垄断厂商的产量水平达到Q时,价格便是P,该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这时的状态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这时恰恰失去了帕累托改进赖以存在的前提:价格低于垄断价格但大于边际成本,这时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无法实现。

图7-1 某厂商的收益曲线图

事实上,若垄断厂商的产量从均衡产量Qm上升到Q时,执行市场价格P,垄断厂商失去的利润为图7-2中矩形PmPEmA的面积,而消费者增加的消费者剩余为梯形PmPEA的面积。这样,希望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消费者就必须从自己的福利中取出不低于矩形PmPEmA面积的值补偿垄断厂商。而这在垄断厂商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都是不可能达成协议的,特别是消费者中会不可避免地存在“搭便车”现象。(www.daowen.com)

上述关于垄断情况的分析,完全适用于其他非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情形,因为只要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不是水平线,而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从而边际收益曲线就在面临的需求曲线的下方,则厂商均衡状态(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下的价格就会大于边际成本,就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资源配置就缺乏经济效率。图中△AEmE的面积就是经济效率损失。

图7-2 垄断和经济效率的损失

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这种经济效率损失从数量上来说仍然相对很小。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上述传统的垄断理论可能大大低估了垄断的经济效率损失。这是因为,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厂商常常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而付出的代价完全是一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即不是用于生产,没有创造出任何有益的产出活动,这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被概括为“寻租”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