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港口的兴起与演变:历史轨迹

中国港口的兴起与演变:历史轨迹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和辽阔海域的国家,中国港口发展的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绵长。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乘舟弄潮的先民,独木舟的出现是揭开中国水运历史序幕的标志。由于明末和清代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新中国成立前又遭连年战乱,近代我国港口发展缓慢。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港口发展的春天,一大批港口和万吨级泊位得到了修复、改造和新建。中国港口的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港口的兴起与演变:历史轨迹

中国是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和辽阔海域的国家,中国港口发展的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绵长。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乘舟弄潮的先民,独木舟的出现是揭开中国水运历史序幕的标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港口得到进一步发展,汉代南方港口逐渐成为重要通海门户,唐代河港和海港空前繁荣,至宋明两朝,我国古代港口和航运发展达到高峰,在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对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明末和清代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新中国成立前又遭连年战乱,近代我国港口发展缓慢。

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港口发展的春天,一大批港口和万吨级泊位得到了修复、改造和新建。1973年,周恩来总理发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伟大号召,我国港口得到了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港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支撑沿海城市和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关键性基础设施,港口的建设被放在了优先位置。我国持续加大港口投入,港口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到20世纪末,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和功能明确的港口体系。(www.daowen.com)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对港口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交通运输部制订了全国港口布局和建设规划,对港口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港口建设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航运离不开港口,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截至2020年底,全国港口已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214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92个,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占比提升至11.7%。在港口货物吞吐总量方面,2019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为145.50亿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94.80亿吨,增长3.2%;内河港口完成50.70亿吨,增长6.4%。2020年,全球前20大货物吞吐量的港口中,我国占15个;全球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我国占7个。我国在港口机械装备、筑港能力、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方面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中国港口的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