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中国南北航线的发展历程与改变

新中国南北航线的发展历程与改变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眉山”轮担任首航台湾海峡的先行船开启台湾海峡的破冰之旅,代号为“江苏1号”。1979年5月27日,“眉山”轮离开黄埔港,29日凌晨抵达金门以南的预定海域。1979年5月27日17时30分,“眉山”轮历经11个小时、168海里的航行后最终成功穿越台湾海峡,于5月31日安全抵达日本名古屋,随后又按原计划航线装货返回黄埔港,圆满地完成穿越台湾海峡的首航任务。

新中国南北航线的发展历程与改变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多种手段,长期对中国大陆实行全面经济封锁,禁运商品和设备以限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在美苏两大阵营对抗局势下,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受制于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对外开放环境恶劣,很长一段时期选择实行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实行进口替代,重点引进发展工业所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资料,开展经贸和科技合作。20世纪60年代后,逐步转向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为重点发展经贸关系,这一时期对外开放和外贸主要立足于建设独立自主的国内经济体系。海上运输作为国际贸易的派生需求,海运发展速度及海上航线开辟情况主要基于对外贸易发展的需求,这一时期中国海运航线在恶劣的对外贸易环境下获得了初步发展,连接中国台湾海峡以南和以北港口之间的南北航线在经历了整整30年的封锁后也最终得以通航。

破冰——穿越台湾海峡[22]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承诺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岛屿的炮击,并公开下达停止炮击金门的命令。这标志着从1958年8月23日开始的“金门炮战”终于停止了。1979年3月交通部做出分批组织商船通过台湾海峡的决定。由“眉山”轮担任首航台湾海峡的先行船开启台湾海峡的破冰之旅,代号为“江苏1号”。首航方案确定“眉山”轮在能见度高的白天悬挂着五星红旗航经台湾海峡,而且航行途中使用明语联络,用明语向北京发出“北京,北京,我是江苏1号,我是江苏1号!”的联络呼叫声。

1979年5月27日,“眉山”轮离开黄埔港,29日凌晨抵达金门以南的预定海域。在原地漂泊了近3个小时后,晨曦终于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迎来穿越台湾海峡的历史时刻!

“北京,北京,江苏1号呼叫。我海况气象良好。现请求续航。请指示。”(www.daowen.com)

“江苏1号,江苏1号,我是北京。同意续航。祝你们一帆风顺。”

“升旗!”“备车。”“航向××,速度××。”“眉山”轮高悬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破浪前行。

“眉山”轮航行至16时,已隐约能看到东北方向马祖岛的轮廓,船舶驶过马祖岛就穿越了台湾海峡。16时25分,海域上空突然出现一架国民党军机。船上民兵迅速就位,将两挺高射机枪瞄准敌机随时准备坚决反击。然而,敌机既没有俯冲,也没有投弹,只在上空盘旋了几周便飞走了。船员们打趣说,它是特意来向我们表示祝贺的。

1979年5月27日17时30分,“眉山”轮历经11个小时、168海里的航行后最终成功穿越台湾海峡,于5月31日安全抵达日本名古屋,随后又按原计划航线装货返回黄埔港,圆满地完成穿越台湾海峡的首航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