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国家战略层面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国家战略层面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开始更加强调“科学发展”的观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力求既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国家战略层面

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快速经济增长,国家竞争力明显增强。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开始更加强调“科学发展”的观念。与传统的发展观念相比,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强调

经济总量以及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来看,中国已然是一个工业经济大国,但并不表明中国已经是工业经济强国。由于总体技术水平低,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体系中,中国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处于垂直分工体系的低端,大部分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力求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2)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关注(www.daowen.com)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保持了令人瞩目的高增长,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收入差距加大、城乡失衡等问题也开始凸显。自2003年起,中国的发展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时期。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这个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的时期,可能出现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经济社会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如果处理不当,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因此,有针对性地促进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成为这一关键时期发展的必然需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力求既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3)对保护资源及生态环境的重视

过去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以能源和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作为代价。如松花江水污染太湖水污染等事件的密集爆发显示了一个长期输出生态资源、维持高消耗、高成本资源浪费的高增长经济的不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这一发展思路下,节能降耗等发展指标已经开始逐渐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