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开发区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

开发区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中国的开发区空间拓展带动了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并事实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蔓延”状态。表4-9北美郊区化形势下的“城市蔓延”与中国以开发区为主导的“城市蔓延”特征比较续 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除了苏州工业园等极少数开发区外,大部分开发区在建设初期并未从城市空间结构上统筹考虑开发区与城市的结构关系,基本上是着眼于“孤立、单一的工业区建设”的思路。

开发区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

(1)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中国的开发区空间拓展带动了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并事实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蔓延”状态。大部分开发区不仅行政辖区的空间规模十分可观,而且实际的开发建设规模也已相当巨大,不少开发区十多年来形成的空间规模几乎超过了历经数百年形成的旧城的规模,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形态。同时,开发区的规划存在着对既定城市总体规划的不同程度的突破,并主要体现在工业用地的总量和布局方面。这种以开发区为主导的“城市蔓延”是因低密度工业用地在城市建成区边缘的快速扩张而引致,与北美因小汽车主导的交通方式造成居住就业向郊区蔓延的现象存在明显的动因区别,但在特征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表4-9),“蔓延”所带来的土地资源过快消耗、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征地拆迁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等已成为城市空间发展中令人困扰的问题。

表4-9 北美郊区化形势下的“城市蔓延”与中国以开发区为主导的“城市蔓延”特征比较

(www.daowen.com)

续 表

(2)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除了苏州工业园等极少数开发区外,大部分开发区在建设初期并未从城市空间结构上统筹考虑开发区与城市的结构关系,基本上是着眼于“孤立、单一的工业区建设”的思路。不少开发区虽经多年发展,城市综合功能仍严重缺失,人居空间严重滞后于产业空间的开发。随着开发区规模的扩大以及大量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开发区集聚,城市化功能不足逐渐成为妨碍开发区健康、持续发展的障碍。包括:对母城造成巨大的通勤压力和居住压力,增加开发区与母城的交通负荷;同时,降低开发区的吸引力,影响开发区的经济建设,等等。面对这些问题,部分开发区已开始积极推进开发区从工业园区建设向新区建设的转型,但由于初期的考虑不足,开发区拓展人居空间的需求往往因为可达性等原因而难以有效地得到满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