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浦东开发与浦东创业精神的形成

浦东开发与浦东创业精神的形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浦东开发开放第一阶段从1990年中央宣布浦东开发开放到2000年,可以称为浦东开发创业时期。作为第一个国家新区,这一时期浦东基础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实现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浦东开发与浦东创业精神的形成

浦东开发开放第一阶段从1990年中央宣布浦东开发开放到2000年,可以称为浦东开发创业时期。作为第一个国家新区,这一时期浦东基础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实现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敢闯敢试,特别是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如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第一个金融贸易区陆家嘴、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上海金桥、第一家外资银行,正是在浦东开发创业阶段,浦东精神生根发芽并凝聚为“争创一流的意识、建功立业的抱负、忘我工作的境界、廉洁自律的情操、海纳百川的胸襟”,成为浦东干部群众的思想坐标。

浦东开发开放亲历者陈高宏[2]总结道:“经过几年的时间,我们觉得大体上也到了能够可以初步概括的时间了,在1995年7月1日,我们提出了浦东精神,第一句话,争创一流的意识,就是浦东的干部,工作的标准要高,要有对标一流的念头,一定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绝对不能做出二流的产品。第二句话,建功立业的抱负,因为有了这个标准就意味着你要比别人付出更大的努力,需要有这种工作的热情,干部的精神状态与工作的冲劲、闯劲,有担当的精神。第三句话,忘我工作的境界,我们是为谁建功立业?不是考虑个人的发展,要有奉献精神,解决了个人和事业、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我们的干部一方面要建功立业,一方面要排除杂念,把事业放在前面,心无旁骛地做好工作。第四句话,廉洁自律的情操,因为在当时就意识到,浦东开发这么庞大的一个工程,多大的资金流!在刚刚开发这个阶段,很多制度建设是跟不上的,所以诱惑很多,如果说一开始没抓好干部队伍的廉政养成教育,大楼建起来了,干部倒下去了,所以我们一方面提出了三条高压线,另外一方面我们对干部进行党风廉政建设,这也是浦东重要的投资环境。第五句话,海纳百川的胸襟,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都在一块碰撞,每个人都有雄心,有胸怀,整个浦东开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浦东精神,一经提出就在浦东新区各级党组织中,党员干部中,包括开发者当中形成了较好的认同。”[3](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