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激发农村发展潜能: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

激发农村发展潜能: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化管理,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及时将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等基础信息录入平台,运用系统预警功能,实时监测流转动态,全面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现有镇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开流转市场,引导承包土地在公开市场上流转,实现土地流转信息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和土地流转的招投标式竞价交易。

激发农村发展潜能: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

1.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坚守土地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和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效利用,保障和提高农民来自土地的财产性收益。一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进形成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按照依法自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化管理,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及时将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等基础信息录入平台,运用系统预警功能,实时监测流转动态,全面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现有镇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开流转市场,引导承包土地在公开市场上流转,实现土地流转信息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和土地流转的招投标式竞价交易。推进农地股份化试点,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保障和提高农民财产收益。二是探索农村宅基地置换试点。在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前提下,慎重稳妥试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试点高压走廊、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带的“两线一带”有关镇村农民的宅基地置换,切实改善相关村民居住环境。结合上海市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工作,试点推进受环境影响较重区域农民进城进镇居住。三是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试点,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2.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推进“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镇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以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合法权益为核心,镇级改革的重点是以农龄、土地等为依据,将全部或部分镇级非资源性集体资产以份额形式量化至各村社区经济(股份)合作社。二是建立完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社员代表会议、理事会和监事会等治理结构,充分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监督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知情权,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机制,形成社员财产性收入的长效增长机制,促进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www.daowen.com)

3.全面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运行水平

一是理顺关系,规范管理。严格实施集体资产监管、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财务公开、合同管理、清产核资、台账管理、离任和重大项目审计、审计监督等各项制度。进一步推进村经分离,财力与事权匹配;进一步探索创新集体货币资金管理方式;进一步规范撤制村、队(组)集体资产处置;将农村集体资产租赁交易全面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租赁交易管理平台,加大公开竞价力度;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促进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和租赁交易管理平台的融合协同效应。二是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特别是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推进村级资产委托管理,强化镇级统筹经营,实行跨镇协同的抱团发展,健全股民收益分配机制。要把集体资产改革和盘活存量结合起来,引进众创空间和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在服务大众创新创业中探索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新增长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